首页> 中文学位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
【6h】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的缘由

2.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方法

1.研究目标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特色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五)核心概念概述

1.“人民”的含义

2.“以人民为中心”的含义

一、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必然性

1.国际发展局势中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

2.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正处于深刻变革时期

3.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提出的必然性

1.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动力

2.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必然趋势

3.是习近平个人经历的必然结果

二、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思想

1.人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

2.人民利益是社会发展的首要价值目标

3.人民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评价尺度

(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人民主体思想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最高准则

3.“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

4.“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1.顺民得民思想

2.利民富民思想

3.修身治吏思想

(四)扬弃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想

1.人是万物尺度

2.主权在民

3.人是目的

三、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人民利益至上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的价值旨归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目标是让人民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

2.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

3.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是以法治方式保证人民的合法权益

4.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密切党群联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人民是推进“四个伟大”前进的中坚力量

1.人民是进行伟大斗争的依靠力量

2.人民是建设伟大工程的动力源泉

3.人民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动力

4.人民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主体力量

(三)人民共享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目标

1.共享发展的主体指向——全民共享

2.共享发展的客体指向——全面共享

3.共享发展的手段和目的——共建共享

4.共享发展的实现过程——渐进共享

(四)人民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1.人民的获得感是评价一切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尺度

2.人民的利益是检验发展成效的最高标准

四、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实现路径

(一)经济建设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1.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

3.统筹区域发展维护全民利益

(二)政治建设以保证人民主体地位为宗旨

1.完善政治制度实现人民民主

2.建设服务型政府保护人民权益

3.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为主要内容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自信心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

3.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四)社会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1.推进精准扶贫提升人民幸福感

2.着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3.转变社会治理方式增强人民安全感

(五)生态文明建设要秉持“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理念

1.树立绿色价值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

五、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1.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境界

2.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宝库

3.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

(二)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1.有助于推进中国共产党伟大工程的建设

2.奠定和夯实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群众基础

3.贡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造福群众的思想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顺应新的时代要求,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将人民的主体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原则和价值指引。  本文在界定核心概念“人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分析了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必然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中国历代领导人的人民主体思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四方面分析了其形成的理论渊源,从人民利益至上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旨归、人民是推动“四个伟大”前进的中坚力量、人民共享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目标和人民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四个方面剖析了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并且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角度出发对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刘秀兰;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玲玲;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习近平,政治思想,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