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沉默的螺旋”45年:提出、演进与现状
【6h】

“沉默的螺旋”45年:提出、演进与现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理论缘起

2.1.1 诺伊曼求学经历

2.1.2 诺伊曼与德国法西斯

2.2.1 宏观背景

2.2.2 微观背景

3 理论的提出与演进

3.1 理论的诞生

3.2 理论提出的影响

3.3 学界的质疑

3.3.1 对个人对孤立的恐惧的质疑

3.3.2 忽视参考群体对个人的影响

3.3.3 不同文化语境下理论的适用性

3.3.4 对理论基本概念的质疑

3.3.5 对诺伊曼法西斯背景的争议

3.4 诺伊曼的回应

4 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新的发展

4.1 “沉默的螺旋”已经消失

4.2 “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中仍然存在

4.3 互联网中“沉默的螺旋”新的形式

4.3.1 “反向沉默的螺旋”

4.3.2 “变幻的螺旋”

4.3.3 “沉默的双螺旋”

5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延伸

5.1 “沉默的螺旋”与第三人效果

5.2 “沉默的螺旋”与“多元无知”

5.3 “沉默的螺旋”与框架理论

5.4 “沉默的螺旋”与蝴蝶效应

5.5 “沉默的螺旋”与意见领袖

6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沉默的螺旋”从1974年诞生至今已有45年历史,该理论从诞生之初便在学术界引起热议。1974年正是西方学术界大众传播强效果论式微、有限效果论崛起的时候,而诺伊曼却又将大家的视野带回强效果论里。在“沉默的螺旋”诞生之前,西方传播学界的公众舆论研究、大众传播研究与公众舆论理论之间已经脱节,而诺伊曼却试图将三者重新连结在一起。理论提出后学术界纷纷提出异议,诺伊曼也不断地采用新的调查工具来补充完善理论。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学术界则对它是否还能在互联网时代发挥效用产生了新的一轮质疑。本文尝试着厘清“沉默的螺旋”从诞生前的背景到诞生之初经历学界质疑不断发展,再到互联网时代演进出新的形式的过程。  文章第一部分对理论诞生的背景做了简介,介绍了诺伊曼个人的生平,还着重讲述了诺伊曼备受质疑的法西斯背景。此外,对于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也做了介绍,包括理论诞生之初西方传播学界的研究进展以及促使诺伊曼对“沉默的螺旋”进行研究的两次德国大选。第二部分,文章梳理了1974年理论刚诞生的核心假设、三个关键概念以及诺伊曼研究该理论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诞生后学术界主要的五种质疑,并介绍了此领域研究最为深入的几位学者背景。文章也对诺伊曼的回应做了梳理。第三部分,文章着重论述了“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也有学者认为它依然存在,还有学者则提出“反向沉默的螺旋”“变幻的螺旋”“沉默的双螺旋”这三种新形式。第四部分,文章主要论述了“沉默的螺旋”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应用,以及“沉默的螺旋”与“第三人效果”、“多元无知”、“框架理论”、“蝴蝶效应”、“意见领袖”这五个相关理论的交叉与关联。  学界对“沉默的螺旋”的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目前对“沉默的螺旋”的研究仍处于微观层面,缺乏对整个理论进行宏观检验的定量研究。通过对该理论西方文献与中文文献的大量阅读与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对“沉默的螺旋”的研究西方学界大多采用定量研究,对理论的各个假设单独做检验,且近年来西方学界整体对该理论的研究质量有所下滑。国内主要采用定性研究,但近年来对该理论的定量研究数量在逐渐上升。国内学界最显著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反向沉默的螺旋”,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然而该理论的研究数量虽多,但内容同质化严重。其次,“沉默的螺旋”从诞生之初便有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背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播学的领域,在跨学科研究这一部分仍有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