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风险导向审计在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以D学院为例
【6h】

风险导向审计在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以D学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民办高校

2.1.2 内部审计

2.1.3 风险导向审计

2.2 基本理论

2.2.1 一般系统理论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2.3 战略管理理论

3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基本分析

3.1 加强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3.2 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转型的重要内容

3.3 风险导向审计与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结合

3.3.1 可行性分析

3.3.2 必要性分析

4 案例分析:D学院应用风险导向审计

4.1 D学院基本情况

4.1.1 D学院简介

4.1.2 D学院内部审计现状调查

4.2 D学院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具体做法

4.2.1 审计准备阶段

4.2.2 审计实施阶段

4.2.3 审计报告阶段

4.2.4 后续审计阶段

4.3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4.3.1 财务收支方面

4.3.2 重大决策方面

4.3.3 政策制度执行方面

4.3.4 资产管理方面

4.4 审计成效及整改意见

4.4.1 审计成效

4.4.2 审计整改意见

5 D学院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存在的问题

5.1.1 风险识别方法不当

5.1.2 欠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5.1.3 部门之间联动不够

5.1.4 后续审计不彻底

5.1.5 全员参与度不高

5.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思想意识不到位

5.2.2 审计方法落后

5.2.3 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

5.2.4 配套管理机制不完善

6 D学院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建议

6.1 培养风险文化,重视内部审计

6.1.1 转变审计观念,培养风险文化

6.1.2 重视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的建设工作

6.2 利用大数据更新审计方法

6.2.1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审计效率

6.2.2 开展信息系统审计,防范系统风险

6.3 建设审计队伍,增强独立性

6.4 一审多用,构造协同机制

6.4.1 纵向加强审计系统的协同

6.4.2 横向构造职能部门间的协同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社会力量办学准入机制开放、民办教育资本化进程加速、供给侧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民营企业投资办学的民办高校的经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办学风险和管理风险日益复杂,风险控制和内部治理工作也急需革新。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经营实体风险防范最基本的应对工具,也是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内在涵义和外在延伸也在不断扩展与丰富,传统审计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在运作效益性和效率性等方面已显然不能满足管理需要。因此,在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中创新性地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我国风险导向审计起步较晚,民办高校可借鉴的成功的实践经验少,目前尚在探索阶段。本文将风险导向审计前沿理论与D学院的实例结合分析,以此探究以风险导向审计在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有效性。首先从风险导向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理论出发,结合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实际需要和管理需求,研究在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结合D学院内部审计的现状、基础条件和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具体做法,分析在D学院内部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成因;最后探讨保障措施和改进方法。  本文认为,在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符合经营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如果能有效应用的话可以提高民办高校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内部审计的效率效果,然而关键在于设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和风险量化评价指标,更基础的工作则是需要民办高校管理层思想上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内部审计配套机制,构建多方协同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