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省国际友好城市发展研究
【6h】

青海省国际友好城市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与思路

1.5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国际友好城市理论概述

2.1国际友好城市的概念

2.2国际友好城市的发展历史

2.3中国国际友好城市的发展历程

2.4国际友好城市交流的作用

2.5影响国际友好城市发展的因素

第3章 青海省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发展历程与现状

3.1青海省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发展历程

3.2青海省国际友好城市发展现状

3.3青海省在对外友好城市方面的工作成果

第4章 青海省对外友好城市工作中存有的不足和原因解析

4.1主要问题

4.2原因分析

第5章 青海省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对策建议

5.1树立科学的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理念和发展方向

5.2健全完善青海省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机制

5.3深耕细作,推动友城实质性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世界各国城市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国际友好城市作为城市间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和城市外交的主渠道,在配合国家总体外交、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拓宽对外交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友城交流工作涉及面广、受到国际环境、国家内部管理方式、城市自身的对外开放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克服交流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充分发挥国际友城的作用,是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其次介绍了国际友好城市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中国国际友好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间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的主要动因等背景知识。后以青海省国际友好城市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发展历史、主要业绩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将其进行了分类。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出这些问题的经济、体制和人文等方面的原因。结合管理学的知识,从青海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工作人员的角度,结合青海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现状、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青海省现有国际友好城市自身发展情况等实际,提出了用战略眼光对国际友好城市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多举措提升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实效,积极宣传实际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多方参与,健全机制加强外事部门机构建设保障国际友好城市工作顺利开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