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交换债券投资价值分析——以“14宝钢EB”为例
【6h】

可交换债券投资价值分析——以“14宝钢EB”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可交换债券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可交换债券的双重属性

第二节 可交换债券的发展历程与市场现状

第三节 可交换债券发行动机

第四节 可交换债券组成要素

第五节 可交换债券投资理论概述

第二章 “14宝钢EB”案例与投资价值评估框架概述

第一节 14宝钢EB基本信息介绍

第二节 可交债券投资价值评估框架

第三章 “14宝钢EB”投资价值分析

第一节 “14宝钢EB”股性与债性判断

第二节 “14宝钢EB”定价分析

第三节 可交换债券的风险分析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可交换债券(Exchangeable Bond,EB)是近年来债券市场兴起的一种新型融资工具,它可以赋予投资者在换股期将债券转换为公司所质押股票的权利,正是这一权利,使得可交换债券具有了债券与看涨期权的双重属性,使得资本市场投资者对这一新型产品趋之若鹜。可交换债券的最早应用是在2008年,监管当局希望应用这种新型金融工具缓解我国限售股解禁对股市的冲击,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监管与投资环境,可交换债券发展陷入沉寂。2013年,为了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交换债券开始再度被提及,随着“13福星债”、“14宝钢EB”的成功发行,可交换债券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2016年可交债发行量为2015年的近三倍,可交换债券也不再局限于帮助发行方进行低息融资与股票减持,而开始在资本市场扮演更多的角色。但需要令投资者警惕的是,在可交债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首例可交债违约,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这一新型投资工具为投资者带来的,不仅是高额的回报,也有着相当的风险。  对于这种新兴融资方式,本文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希望通过对债券发行主体经营状况、债券条款进行定性分析,运用二叉树模型对债券进行定价,运用VaR进行风险度量,从而对其投资价值做出合理判断。本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可交换债券发展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对可交换债券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其中包括其可交债属性、发行动机、市场现状、发行要素;后文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展开,本文选取国内首支公募可交换债券“14宝钢EB”作为研究案例。第三部分对“14宝钢EB”基本信息与投资分析框架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对“14宝钢EB”进行投资价值分析,总共分为股性与债性判断、债券估值与风险评估三个模块,首先从债券发行动机、债券的条款设置、发行主体的经营状况入手,对“14宝钢EB”股性或债性做出判断,然后运用二叉树定价方法对该债券投资价值做出定量分析;最后进行风险评估,主要评估了债券的信用风险与股价风险,运用 VaR 方法对股价风险进行定量衡量。第五部分为总结与建议部分,对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研究中发现的条款设置有待改进、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过去的研究多集中于债券的发行问题,本文创新点主要在于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在投资价值的判断上,搭建了包括条款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在内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同时在每处分析展开时兼顾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力求为研究判断提供具体清晰的理论支持,另外由于所选债券已经到期,因而得以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了对前期判断的验证分析,有助于发现影响投资价值的其他因素。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债券发行期限较长,债券转股结果影响因素较多,可能存在分析不够全面的问题,在后续研究中可以考虑扩大影响因素甚至案例选取的范围,从而对可交换债券股权价值在做到更为准确的判断。

著录项

  • 作者

    甘睿;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学科 金融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红,董腊发;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可交换债券,条款设计,期权定价,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