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公益性捐赠——基于地方官员救助动机变化的准自然实验
【6h】

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公益性捐赠——基于地方官员救助动机变化的准自然实验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公益性捐赠研究综述

二、政治关联研究综述

三、政治关联与公益性捐赠研究综述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

二、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政治关联与企业公益性捐赠

一、政治关联与公益性捐赠定义

二、政治关联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影响

第二节 市场化程度的调节

一、市场化程度定义

二、市场化程度调节作用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选择

第二节 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一、变量定义

二、模型构建

第三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实证结果

一、政治关联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影响

二、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一、倾向评分匹配法检验

二、替代变量回归检验

第四节 进一步分析

一、企业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二、企业高管学历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政治关联差异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影响

二、市场化程度差异的调节作用

三、其他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企业需将公益性捐赠纳入发展战略

二、提高市场化程度,防止“权力寻租”

三、政府应建立合理激励机制,鼓励“公私协作”履责方式

四、注重高管异质性,构建高素质高管团队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国在特殊的经济体制背景下,政企关系从来没有完全分离过。虽然在市场经济中,政企关系的剥离是其基本属性之一,但是在现实情况下,政企之间的关系始终不存在完全剥离,只是在特定环境下的分离。政企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形成政府监管企业和企业被监管的复杂社会关系。公益性捐赠问题逐渐成为政府、企业、公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加速了公益性捐赠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对于企业来说,公益性捐赠不仅仅是一项无私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更逐渐演变成了一项能够使政企之间都获得利益的活动。  首先,本文在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以政治关联对公益性捐赠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丰富了政治关联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文献,另一方面,与已有研究相比,增加自然灾害会激发政府官员救助动机,企业公益性捐赠受到政治关联影响会产生何种变化的新内容,为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其次,本文在理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即在理论上,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和政治关联之间有关联性。在确定研究假设后将实践数据运用于理论推导中加以检验,解释了政治关联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影响机制。  本文在资源依赖理论、信号显示效应、信号发送效应、政治动机机制、政治回报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9年-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引入玉树地震这一外部冲击,验证得出结论:自然灾害的发生会激发地方官员的救助动机,在地方官员具备救助动机后,无政治关联企业将此视为一种建立政企关系的机遇,更愿意配合政府进行公益性捐赠。结合我国各省区市场化指数,本文还发现,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政府对资源配置权越大,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依赖于政府。为了能够更好地降低政府在进行资源配置中产生的不明确性,企业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公益性捐赠活动中。本文通过经验数据,验证得出结论:在地方官员具备救助动机后,相较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无政治关联企业更愿意配合政府进行公益性捐赠。  本文的创新点有两点。首先,从研究角度上,本文选取政治关联维度,深入探讨了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参与公益性捐赠是企业寻求政企关系的现实途径。从逻辑上,本文论证了企业公益性捐赠行为背后不再是单纯的利他动机,也蕴含着一定的政治动机。其次,本文的侧重点在于引入外部冲击,将自然灾害(玉树地震)作为代理变量,分析有无政治关联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不同影响,强调了外部冲击更容易激发地方官员的救助动机,从而影响企业的公益性捐赠。这是已有文献不曾涉及的,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