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旅游地性别感知与旅游者选择偏好研究
【6h】

旅游地性别感知与旅游者选择偏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旅游地拟人化形象感知

第二节 旅游地刻板印象

第三节 旅游者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章 旅游地性别角色感知量表的编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量表编制

第四章 实验设计与假设检验

第一节 实验一: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性别感知

第二节 实验二:自我概念一致性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 实验三: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

第四节 实验四:感知风险的调节作用

第五节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管理启示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旅游地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明晰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真实感知,并通过旅游地拟人化形象与旅游者互动,实现与旅游者的心理连接可以帮助旅游地在市场竞争中树立相对优势。文学、建筑学、地理学等学科都有将旅游地进行性别拟人化表述的先例,类似于“东北爷们,江南女子”的说法也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现实感知中,但学术界并未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性别感知角度开展具体深入的研究。本文将旅游地性别感知界定为旅游者在对旅游地自然历史人文等多种因素认知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地营销推广所形成的投射形象,综合认知后形成的抽象化的整体感知,并将其提炼概括为具有某一特定性别角色的旅游地符号化呈现形式。  本文通过旅游地性别角色感知量表的开发和4次实验,尝试证明旅游者对旅游地存在明显的性别感知这一假设;为使旅游地形象更为丰富完整,借鉴心理学上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在旅游者对旅游地有性别感知的基础上,赋予旅游地热情型和能力型的人格特质,与旅游地性别感知形成了4个不同类型的旅游地拟人形象组合,同时,引入自我概念一致性、归属需要、感知风险变量来研究旅游者对不同类型旅游地拟人形象组合的选择偏好,构建旅游地性别感知与旅游者选择偏好的研究框架。  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  (1)旅游者对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性别感知,并且旅游者对旅游地不同的性别感知会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  (2)在旅游者对旅游地有明显性别感知假设成立的前提下,自我概念一致性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选择偏好。当自我概念一致性程度高时,旅游者偏爱与自身性别认知一致的旅游地,会对感知为异性的旅游地产生排斥心理;  (3)在旅游者对旅游地有明显性别感知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归属需要程度调节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选择偏好,高归属需要的旅游者更偏爱同性别的热情型旅游地,会对感知为异性的能力型旅游地形成一定的排斥心理;低归属需要的旅游者对不同性别感知的旅游地的选择差异较小;  (4)旅游者归属需要的程度对旅游地选择偏好的影响会受到感知风险的调节:在高感知风险的情境下,旅游者更偏爱性别感知为同性的能力型的旅游地,归属需要对旅游者选择偏好的影响效果减弱;在低感知风险情境下,归属需要的作用相对更加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