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生态评价——以宁波市鄞州区三个街道为例
【6h】

基于GIS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生态评价——以宁波市鄞州区三个街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城市绿地景观的空间特征是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运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宁波市鄞州区城区的三个街道为例分析评价城市绿地景观格局。   本研究通过收集研究区遥感影像资料及研究区的相关文字、图片等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对遥感影像进行绿地分类解译,获得研究区绿地信息。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与研究方法,应用ArcGIS9.2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依据提取的绿地信息,对鄞州区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进行生态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区城市绿地主要分为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建设绿地、道路绿地、农业绿地等六大类,绿地总面积为1807.29hm2,首南街道的绿地率为46.15%,钟公庙街道的绿地率为23.17%,中河街道的绿地率为21.08%,首南街道的绿地建设面积比重较高,绿地整体生态效益较好。   (2)研究区各类型绿地斑块的等级分布情况差别较明显,公共绿地、公共建设绿地、居住区绿地、交通绿地的斑块以小型斑块为主,防护绿地的斑块等级以中型斑块居多,农业绿地斑块以大型斑块为主,说明绿地斑块等级与绿地功能性密切相关。   (3)研究区各绿地的破碎化水平与绿地功能的关系密切,以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农业绿地的破碎化水平最低,首南街道的农业绿地的破碎化指数FI仅为240.16,而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建设绿地等的破碎化程度较高,中河街道的居住区绿地的FI高达10913.54,说明人的参与越频繁,绿地破碎度越高。   (4)在绿地空间关系分析中,农业绿地和防护绿地的孤立性较高,其他绿地空间孤立性较低,最近邻体平均距离均在10m以内;除了交通绿地之外,其他绿地的聚集度AI均在90%以上,说明绿地集聚效应明显,有利于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的发挥。   (5)在移动窗口和缓冲区分析中,首南街道的绿地空间分布较为合理,但公共绿地的服务范围较小,500m缓冲区的面积比例仅为29.78%;钟公庙街道公共绿地500m缓冲区面积比例高达49.08%,但绿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西北部绿地率相对较低;中河街道的绿地分布较分散,有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但绿地比重相对较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