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者动态信誉管理平台的研究
【6h】

基于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者动态信誉管理平台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信誉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1.2同行评议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1.3国内外科学基金评价法律法规

1.1.4信誉管理平台建立的现状及意义

1.1.5反映问题

1.2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2.1研究内容

1.2.2论文结构

第二章文献回顾与研究

2.1基本概念范畴的界定

2.1.1信誉管理

2.1.2同行评议

2.1.3 Delphi法

2.1.4层次分析法

2.1.5模糊分析法

2.2文献研究综述及现状

2.2.1国外研究综述

2.2.2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申请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流程和评审过程

3.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流程

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过程

3.1.3研究动态

3.2研究方法

3.2.1基于专业角度申请书内容评审

3.2.2基于科研管理角度科研人员或机构绩效考核

3.2.3材料和方法

第四章指标的筛选及隶属度的确定

4.1指标筛选

4.2隶属度的确定

4.2.1隶属度的概念

4.2.2隶属度的确立方法

第五章评价分析

5.1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5.2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第六章案例分析

6.1案例分析

6.1.1隶属度的确定

6.1.2权重计算

6.1.3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6.1.4评价等级的判断

6.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6.3建立统一网络评审体系

6.3.1评审专家和管理人员双盲随机遴选

6.3.2优化学科专业分类和代码

6.3.3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评审体系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7.1.1随机遴选

7.1.2网络评审

7.1.3软件程序

7.1.4专家审查

7.2其他的进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课题

展开▼

摘要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者动态信誉管理是整个评议工作的核心与基础,加强对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者的信誉管理工作是整个自然科学基金信誉管理的关键所在。本着事前防范优于事后惩处的原则,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申请项目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构建以评审专家后评估为核心的问责问效机制,加强信誉管理力度,通过完善制度与约束机制来提高专家评议的公平公正性。本文借鉴国内外信誉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对我国科学基金信誉管理与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阐述科学基金信誉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抽取反映项目申请者信誉的定量测量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构建基于基金项目后评估的对相关申请者的信誉评价和激励与约束制度体系,探索基金信誉管理与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专家主观判断与客观证据测量相结合,从而使得综合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1。 本文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誉管理体系研究(J0624004)。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