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改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究
【6h】

县改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1.1 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的提出

1.2有关概念

1.2.1市辖区

1.2.2 县改市辖区

1.3 本文研究的范围、思路和方法

1.3.1研究范围

1.3.2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1.4.1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第二章县改市辖区的发展困境

2.1 县改市辖区的发展

2.1.1市辖区政府的历史沿革

2.1.2我国市辖区的增长特点与增设方式

2.1.3市辖区政府设置存在的问题

2.2个案分析

2.3发展困境

2.3.1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3.2经济发展动力不够

2.3.3城市建设管理自主能力不足

2.3.4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2.3.5统筹发展能力不强

第三章 县改市辖区体制制约根源探究

3.1从现状对比中剖析原因

3.1.1与县级政府职能相比较

3.1.2与纯粹意义上的市辖区职能相比较

3.2从权责分配中解读症结

3.2.1行政成本的转嫁

3.2.2事权财权的不对等

3.2.3政府资源配置失衡

3.3从职能定位中认清本质

3.3.1设区之初偏离标准

3.3.2分权之时缺乏硬性约束

3.3.3职能授权呈现"条块分割"

3.4从制度层面上透视背景

3.4.1源自市管县体制

3.4.2源自现行的财政体制

3.4.3源自行政管理、考核机制

3.5从理论层面上诠释根源

3.5.1以分权理论解读县改市辖区地位的依附性

3.5.2从行政权力再分配理论解读县改市辖区的发展窘境

3.5.3以绩效评估理论论证县改市辖区职权的弱化

3.5.4以政府竞争理论分析市与市辖区体制摩擦的诱因

第四章 国内外经验的比较与启示

4.1 国内外城市基层管理组织职能设置现状

4.1.1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置现状

4.1.2 中国台湾地区设置现状

4.1.3 日本和韩国设置现状

4.1.4 美国设置现状

4.2 从国内外市辖区设置和管理中得到的启示

4.2.1要因地制宜地设立城市管理组织

4.2.2要积极构建服务能力更强的市辖区政府

4.2.3市辖区政府的设立、撤销、合并等环节亟待规范

4.2.4要合理配置市辖区政府的权能

第五章 县改市辖区体制改革的基础

5.1 理论的争鸣

5.2 变革的基础

5.2.1基于对职能下属化原则的认同

5.2.2基于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

5.2.3基于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创新

5.3先行的实践

第六章 县改市辖区体制改革的路径

6.1依法界定市区行政职能

6.2科学配置市区行政职能

6.3推行局部授权

6.4合理划分财权

6.5坚持权责对称原则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十七届二中全会进而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在此政治背景下,市辖区特别是一些在撤地级市大气候中形成的县改市辖区作为地方政府层级中的个案,其面临的治理困难愈发凸显,也引起了理论界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对如何变革市辖区治理困境,致力于解决其共性的发展相对滞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 本文着眼寻求市辖区有效的改革路径,从我国市辖区政府的历史沿革、职能设置等方面,结合安徽省15个县改市辖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市辖区政府职能设置存在的弊端及县改市辖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县改市辖区的现状对比、权责分配、职能定位以及制度和理论层面发掘现行体制制约的根源,并将我国大陆的市辖区政府职能设置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比较分析,得出一定的借鉴与启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县改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对改革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依法界定、科学配置、局部授权、合理划分事权、实现权责对称等五个方面的建议。 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提出,相关概念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主要从渊源、例证等方面阐述市辖区的发展困境;第三章对困境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从国内外经验中得到启示:第五章论述了市辖区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第六章提出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第七章为结论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