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肥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设计研究
【6h】

合肥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1.3研究的内容

1.4研究的方法

1.5文献综述

1.5.1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1.5.2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

1.5.3综合评述

1.6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建筑第五立面景观及相关问题概述

2.1建筑第五立面景观的概念

2.1.1建筑第五立面

2.1.2建筑第五立面景观

2.2对中国建筑屋顶的历史回顾

2.2.1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历史回顾

2.2.2中国近代建筑屋顶历史回顾

2.2.3中国现代建筑屋顶概况

2.3以建筑第五立面为中心的城市景观塑造

2.3.1景观

2.3.2城市景观

2.3.3建筑第五立面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2.4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评价

2.4.1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评价的含义

2.4.2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评价的标准

第三章合肥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调研

3.1合肥市概况

3.1.1地理气候

3.1.2人文历史

3.1.3城市规模及分区

3.1.4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3.2居住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调研

3.2.1调研概况

3.2.2平屋顶居住建筑

3.2.3坡屋顶居住建筑

3.3商业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调研

3.3.1调研概况

3.3.2实例调研

3.3.3调研评析

3.4文教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调研

3.4.1调研概况

3.4.2实例调研

3.4.3调研评析

3.5行政办公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调研

3.5.1调研概况

3.5.2实例调研

3.5.3调研评析

3.6市民对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景观满意度调查

3.6.1调研统计与分析

3.6.2问卷调查表

3.7对问题的思考

3.7.1空间使用与管理混乱

3.7.2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第四章合肥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景观(改造)设计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原则

4.1影响因素

4.1.1自然因素

4.1.2自身因素

4.1.3社会因素

4.2建筑第五立面景观(改造)设计的目标

4.2.1塑造整洁、美观城市形象

4.2.2合理利用空间资源

4.2.3发挥生态、节能效益

4.2.4打造城市景观特色

4.3建筑第五立面景观(改造)设计的原则

4.3.1人本性原则

4.3.2整体性原则

4.3.3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第五章合肥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景观(改造)设计策略

5.1建筑第五立面景观引导性控制要求

5.1.1建筑第五立面景观控制的依据

5.1.2建筑第五立面景观引导性控制要求的内容

5.2建筑第五立面景观整治

5.2.1“空中垃圾”的清理

5.2.2太阳能热水器、建筑设备的景观化改造

5.3既有建筑第五立面景观化改造

5.3.1“平改坡”

5.3.2“平改绿”

5.3.3屋顶空间综合利用

5.3.4“坡改绿”

5.4对合肥新建建筑第五立面设计的建议

5.4.1形式塑造

5.4.2文脉延续

5.4.3技术整合

5.4.4整体设计

5.5建筑第五立面景观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5.5.1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5.5.2雨水收集利用

5.5.3太阳能利用

5.5.4风能利用

第六章宝文国际大厦“第五立面”景观设计

6.1项目概况

6.2场地分析

6.3设计构思

6.4设计内容

6.4.1布局设计

6.4.2种植设计

6.5建成照片

6.6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7.2建议

引文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独立完成或参与的项目

展开▼

摘要

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形式、色彩对城市景观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建筑的第五立面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合肥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景观的现状也是不容乐观,大部分建筑的第五立面存在使用混乱、形式单一、色彩杂乱等问题。随着合肥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工作的场所可以俯瞰到大量建筑的第五立面,建筑第五立面的面貌对城市景观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如何恢复和重构具有视觉、文化和生态意义上的合肥建筑第五立面景观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本文以合肥城市建筑第五立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建筑第五立面的造型与景观特点进行分析,深入发掘其与城市景观的内在联系。对合肥建筑第五立面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深入调研,收集资料和对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合肥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设计的目的、原则,提出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设计(改造)策略,并在可持续性设计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形成相对完整的城市建筑第五立面景观设计策略,为合肥既有建筑第五立面景观改造和新建建筑第五立面设计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