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型商业建筑活力需求下的路径设计
【6h】

大型商业建筑活力需求下的路径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大型商业建筑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2.1.1 商业建筑的概念

2.1.2 大型商业建筑的概念

2.1.3 大型商业建筑发展概况

2.2 路径及商业建筑活力的概念

2.2.1 路径

2.2.2 商业建筑中的路径

2.2.3 “活力”的产生

2.2.4 大型商业建筑活力

2.3 相关理论

2.3.1 消费心理理论

2.3.2 空间运动观理论

2.3.3 共生理论

2.3.4 生态理论

2.3.5 寻路理论

第三章 大型商业建筑活力与路径的关联

3.1 大型商业建筑活力的需求

3.1.1 路径空间的功能灵活而复合

3.1.2 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集中

3.1.3 物品与信息的畅通交流

3.2 大型商业建筑中路径的特征

3.2.1 基本特征

3.2.2 功能特征

3.2.3 形态特征

3.3 大型商业建筑活力与路径的关联

3.3.1 商业模式与路径的关联

3.3.2 功能空间与路径的关联

3.3.3 激发活力对路径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激发大型商业建筑活力的路径设计评价原则

4.1 确定评价原则的依据

4.1.1 产生的商业效益

4.1.2 使用者的满意度

4.1.3 建造和运营的经济性

4.2 路径空间导向性

4.2.1 路径结构清晰一

4.2.2 路径可识别性好

4.2.3 路径空间层次丰富

4.2.4 诱发性强

4.3 路径功能多元复合性

4.3.1 交通功能

4.3.2 社会功能

4.3.3 景观功能

4.4 路径空间舒适性

4.4.1 路径空间尺度

4.4.2 路径空间比例

4.4.3 母空间与子空间

4.5 路径空间交通可达性

4.5.1 与城市交通融合

4.5.2 内部交通便利性

4.6 路径生态节能性

4.6.1 降低能耗

4.6.2 持续发展

第五章 大型商业建筑活力需求下的路径设计策略

5.1 空间结构

5.1.1 标志性路径空间

5.1.2 过渡与转折

5.1.3 序列与节奏

5.1.4 界面

5.2 功能复合

5.2.1 二元复合

5.2.2 多元复合

5.3 尺度适宜

5.3.1 多层次细分

5.3.2 景观、小品设计

5.3.3 环境设计

5.4 交通可达

5.4.1 水平交通

5.4.2 立体交通

5.4.3 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5.5 绿色低碳

5.5.1 通风

5.5.2 采光

5.5.3 太阳能

第六章 激发大型商业建筑活力的路径相关案例分析

6.1 上海龙之梦购物中心(2005)

6.1.1 工程概况

6.1.2 创作理念

6.1.3 设计策略

6.1.4 问卷调查结果

6.2 杭州莱佛士城(2011)

6.2.1 工程概况

6.2.2 创作理念

6.2.3 设计策略

6.3 合肥包河区万达广场(2010)

6.3.1 工程概况

6.3.2 创作理念

6.3.3 设计策略

6.3.4 问卷调查结果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建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大型商业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职能正逐渐从单一的商品买卖向休闲娱乐等多元化转变。大型商业建筑的路径是其内部结构的线性开放场所和最有魅力的公共空间,容纳着购物者的大部分活动,因此,路径的研究对激发大型商业建筑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型商业建筑及路径的国内外研究背景,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在认识和理解大型商业建筑、活力及路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从大型商业建筑活力的需求,路径的特征两方面切入,分析了大型商业建筑活力与路径的关联,并提出了激发活力对路径设计的评价原则和相对应的设计策略要求。本文重点从空间导向性,多元复合性,空间舒适性,交通可达性和生态节能性五个方面探讨了激发大型商业建筑活力的路径空间的评价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路径的空间结构、功能复合、尺度适宜、交通可达、绿色低碳等方面的设计策略。最后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加以佐证。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对大型商业建筑路径设计具体问题的处理策略。使我国的大型商业建筑路径空间的发展少走弯路,进一步拓展路径设计的创作方法,给将来的大型商业建筑路径设计以启示,使之发挥更大的魅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