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纪念性设计中的视觉传达研究
【6h】

纪念性设计中的视觉传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纪念性设计概况

2.1 纪念性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2.2 纪念性设计的定义及范畴

2.3 纪念性设计的人文精神及设计语汇

第三章 纪念性空间研究概况

3.2 纪念性建筑环境空间

3.2 纪念性景观空间

3.3 纪念性的心理学及美学基础

3.4 纪念性空间的价值体现

第四章 传统节庆纪念性设计

4.1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4.2 民间艺术在视觉传达中的研究

4.3 中国传统节庆纪念设计

4.3.1 传统节庆设计简介

4.3.2 “中国红”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4.3.3 中国风元素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

第五章 社会重大纪念性活动

5.1 世博会的视觉形象设计研究

5.1.1 世博会会徽设计素材背景及文化内涵

5.1.2 纪念品及吉祥物设计

5.1.3 上海世博会外国馆标志设计的空间表现及传统元素的融入

5.2 奥林匹克运动会视觉形象设计

5.2.1 以北京奥运会会徽为例探寻传统与现代的视觉创作手法

5.2.2 历届吉祥物素材选择背景及表现形式

5.2.3 北京奥运会官方海报创意及解析

第六章 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性设计

6.1 汶川地震相关纪念性设计分析

6.1.1 汶川地震公益海报中的视觉元素

6.1.2 从震中纪念地设计中探寻集体记忆

6.2 “911”纪念园中的纪念性视觉符号

6.3 德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中的反思语言

6.4 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形式理念分析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视觉传达设计是现代设计的其中一个门类,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大众生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各个层面。视觉传达设计师创作的目的在于利用特定的语言符号将需要传递的信息传播给受众。随着社会发展进程速度的加快,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了全新的变化,更多元化和创新性使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拓宽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道路,尤其在进入信息社会以后,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媒介,给予视觉传达设计更多形态和情感表达上的空间,同时也提出新的挑战。多元化传播的特性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新环境,从而使人们习惯于被视觉影像包围,习惯于在视觉影像的影响下消费、生活,受众的生活方式、消费需求、价值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纪念性设计是一项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与社会紧密相连的设计,它与城市的整体环境协调一致,与社会发展进程步伐一致。分析并处理好传统民族元素与新生元素相互融入的关系,与视觉传达相关知识实践想结合,在体现人文精神的同时保存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在宏观纪念意义与人文情感描摹之前保持平衡,从而整合出顺应时代脉搏的纪念性设计,这对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拓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促使我们对纪念性设计中视觉传达的运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通过对传统节庆、重大社会活动和历史事件等方面的纪念性设计展开一系列研究,分析包括纪念品、宣传海报、纪念庆典活动、展示空间等方面的设计,提出纪念性设计的灵魂是具有特色人文内涵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它为人们提供具有意义和价值的思索与缅怀。然而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相关理论多半移植于西方,相关理论研究的社会历史背景与今天的社会发展已存在很大差别,且我国大多数视觉传达设计著作倾向于制作技巧与表现形式的探讨。本文旨在探寻纪念性设计中视觉传达的相关理论,着手研究纪念性设计中的创作思维方式和情感需求,找到这两者之间有关传播载体的交叉重合点,重新审视视觉传达设计与受众视觉心理的关系,从而开拓更多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的思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同时具有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