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高速大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6h】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高速大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方法

第二章 原材料试验与性能指标

2.1 RAP料

2.1.1 砂当量

2.1.2 含水量

2.1.3 级配

2.1.4 针片状

2.2 乳化沥青

2.3 新集料

2.3.1 级配

2.3.2 针片状

2.4 矿粉

2.4.1 表观相对密度

2.4.2 含水量

2.4.3 粒度范围

2.5 水泥

2.5.1 水泥凝结时间与安定性

2.5.2 水泥胶砂强度

2.5.3 密度

2.6 水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1 实验室配合比设计

3.1.1 级配的初步确定

3.1.2 大型马歇尔试件成型方法研究

3.1.3 确定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3.1.4 确定最佳含水率OWC

3.1.5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EC

3.1.6 确定外掺剂添加量

3.2 力学验证试验

3.2.1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3.2.2 劈裂试验

3.2.3 冻融劈裂强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4.1 抗压回弹模量

4.1.1 单轴压缩试验试样

4.1.2 单轴压缩试验参数

4.1.3 单轴压缩试验过程

4.1.4 试验数据与分析

4.2 低温抗裂性能

4.2.1 低温抗裂性能试验试样

4.2.1 低温性能试验参数

4.2.3 小梁低温三点弯试验过程

4.2.4 试验数据与分析

4.3 高温稳定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5.1 本课题依托工程

5.2 冷再生施工工艺

5.2.1 施工设备要求

5.2.2 拌合要求

5.2.3 摊铺要求

5.2.4 碾压要求

5.2.5 接缝与养生要求

5.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3.1 级配控制

5.3.2 含水率控制

5.3.3 乳化沥青含量

5.3.4 水泥含量

5.3.5 劈裂强度

5.3.6 压实度

5.3.7 厚度

5.3.8 平整度

5.4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在高速公路改建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废旧沥青混凝土。在沥青路面改建过程中,使用冷再生技术,可以减少新集料的开采与使用、避免废料填埋所造成的占地及污染、减少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本论文以京台高速合徐南段大修工程为依托,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建养护工程特点,深入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高速大修工程中的应用技术。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原材料选择与性能试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抗压回弹模量、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等);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级配、劈裂强度、压实度等)。本论文在大量室内试验和实际施工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得出以下成果:(1)根据试件密度、马歇尔稳定度和劈裂强度三项指标对比,推荐采用二次击实法;(2)采用临界应变能密度指标评价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分析水泥用量、新集料添加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得出水泥及新集料的适宜用量;(3)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20℃抗压回弹模量为893.12MPa~928.23MPa,15℃抗压回弹模量为949.03 MPa~1001.97MPa,温度敏感性低;(4)分析冷再生基层施工数据,提出冷再生基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及冷再生基层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冷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