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道底泥高温烧制陶粒的工艺研究
【6h】

河道底泥高温烧制陶粒的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来源及意义

1.2研究背景

1.2.1河道底泥产生与性质

1.2.2国内外河道底泥的处置现状

1.2.3废弃泥浆产生与性质

1.2.4印染污泥产生与性质

1.2.5污水污泥产生与性质

1.2.6陶粒的发展及技术研究

1.3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

1.3.1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主要的工作内容

1.3.3创新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的成分分析

2.2试验方法

2.2.1陶粒的制备方法

2.2.2陶粒颗粒体积密度的测试方法

2.2.3陶粒吸水率的测试方法

2.2.4陶粒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

2.2.5混料塑性指数的测定方法

2.3原料性质的表征

2.3.1热分析(TG)

2.3.2 荧光光谱(XRF)分析

2.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4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第三章 原料及混料的塑性分析

3.1原材料的塑性分析

3.1.1河道底泥的塑性指数分析

3.1.2黏土的塑性指数分析

3.1.3废弃泥浆的塑性指数分析

3.1.4污泥的塑性指数分析

3.2混合料的塑性分析

3.2.1混料体系塑性指数模型的建立

3.2.2二元混料的塑性指数分析

3.2.3三元混料的塑性指数分析

3.2.4四元混料的塑性指数分析

3.3混料塑性指数综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道底泥烧制陶粒的小试研究

4.1利用热力学分析确定烧制条件范围

4.1.1主要原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4.1.2升温速率的热力学分析

4.2开展混料预实验确定配比范围

4.2.1 原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4.2.2混料试烧实验

4.3正交实验方案的确定

4.3.1正交实验方案

4.3.2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4.4各工艺参数对陶粒性能影响

4.4.1煅烧温度的确定及对陶粒性能影响

4.4.2最佳物料配比的确定

4.4.3保温(烧胀)时间的确定及对陶性能影响

4.4.4升温速率的确定

4.4.5气体流量的确定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道底泥烧制陶粒的中试研究

5.1中试研究的工程概况

5.2中试研究工艺流程

5.2.1河道底泥的采集与脱水

5.2.2河道底泥陶粒中试生产

5.3中试研究的原料及配比选择

5.3.2实验分析方法

5.3.3原料配比和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

5.4产品性能检测

5.5 产品的微观结构分析

5.6河道底泥制陶粒产品效益分析

5.6.1技术效益分析

5.6.2经济效益分析

5.6.3社会效益分析

5.7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发明专利

4.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章泓立;

  •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 学科 环境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春绵;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X70X7;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