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
【6h】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水资源量评价

1.3.2 水资源评价

1.3.3 城乡水资源评价

1.3.4 文献评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水资源短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2.1.2 水贫困概念界定

2.2.1 水贫困的理论解读

2.2.2 水贫困考虑的几个问题

2.2.3 水贫困的框架结构

2.3.1 水资源配置理论

2.3.2 贫困经济学理论

2.3.3 生态环境评价理论

2.3.4 城乡发展理论

2.4 总体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3.2.1 自然状况

3.2.2 社会经济状况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测算

4.1 问题的提出

4.2.1 WPI模型

4.2.2 LSE模型

4.2.3 变权重模型

4.2.4 核密度模型

4.3 变量选取

4.3.1 资源维度

4.3.2 设施维度

4.3.3 能力维度

4.3.4 使用维度

4.3.5 环境维度

4.4.1 相关分析

4.4.2 冗余性分析

4.5 基于WPI模型的城乡水贫困测算

4.5.1 城市水贫困评价

4.5.2 农村水贫困评价

4.6.1 城市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4.6.2 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失衡性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方法选择:共生模型

5.3 城乡水贫困的共生演化机制

5.4 城乡水贫困的失衡关系分析

5.4.1 协同型区域

5.4.2 竞合型区域

5.4.3 冲突型区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滞后性及时间演化

6.1 问题的提出

6.2 方法选择:脱钩模型

6.3 城乡水贫困的脱钩关系分析

6.4.1 计量模型选择

6.4.2 模型的检验

6.4.3 预测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协调性的空间异质性

7.1 问题的提出

7.2 模型选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7.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7.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7.3 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分析

7.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7.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8.1 问题的提出

8.2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8.2.1 水资源分配不公

8.2.2 基础设施投入不均

8.2.3 水资源环境恶化

8.2.4 管理与技术人才不匹配

8.3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原则

8.3.1 坚持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先

8.3.2 兼顾城乡用水公平

8.3.3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8.3.4 注重水资源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与战略性

8.4 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若干建议

8.4.1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8.4.2 强化水资源法律保障与监督体系

8.4.3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8.4.4 加速城乡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

8.4.5 改革水利设施投资制度

8.4.6 完善水资源补偿政策

8.4.7 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文新;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农业经济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赵敏娟;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