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条锈菌PL17-7与CYR32有性杂交后代的毒性变异及AvrYr43的遗传群体建立
【6h】

小麦条锈菌PL17-7与CYR32有性杂交后代的毒性变异及AvrYr43的遗传群体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目 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条锈病

1.2 小麦条锈菌的生物学特性

1.3 小麦条锈菌的生活史和寄主

1.3.1 小麦条锈菌的无性繁殖及其寄主

1.3.2 小麦条锈菌的有性生殖及其寄主

1.4 小麦条锈菌毒性的主要变异途径

1.4.1 突变

1.4.2 异核作用

1.4.3 有性遗传重组

1.5 利用鉴别寄主测定小麦条锈菌群体的毒力变化

1.5.1 世界与欧洲鉴别寄主体系

1.5.2 中国鉴别寄主体系

1.5.3 美国鉴别寄主体系

1.5.4 单基因系鉴别寄主体系

1.6 小麦条锈菌的流行与防治

1.7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小麦条锈菌CYR 32 小种与PL17-7 菌系杂交群体的建立

2.1.1 小檗的培养

2.1.2 小麦的种植和接种

2.1.3 小麦条锈菌CYR32及PL17-7菌系单夏孢子菌系的制备

2.1.4 PL17-7和CYR32冬孢子的制备

2.1.5 PL17-7和CYR32冬孢子萌发接种陕西小檗

2.1.6 PL17-7和CYR32杂交产生锈孢子

2.1.7 PL17-7和CYR32杂交后代单孢子群体的建立

2.1.8 PL17-7和CYR32杂交后代的毒力鉴定

2.2 实验结果

2.2.1 PL17-7和CYR32单夏孢子菌系的获取和毒力鉴定

2.2.2 PL17-7和CYR32单夏孢子菌系的毒力鉴定

2.2.3 获取PL17-7和CYR32的冬孢子

2.2.4 获取PL17-7和CYR32的杂交后代

2.2.3 PL17-7和CYR32杂交后代在单基系上的毒力表型

2.2.4 PL17-7和CYR32杂交后代的毒力特征

2.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尧;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植物病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杰;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51S5;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