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智能作曲的著作权侵权研究
【6h】

人工智能作曲的著作权侵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人工智能作曲的应用及原理

2.1 人工智能作曲的应用

2.1.1 人工智能作曲的概念

2.1.2 人工智能作曲的发展

2.1.3 人工智能作曲的应用模式

2.1.4 人工智能作曲给著作权法带来的冲击

2.2 人工智能作曲的技术原理

2.2.1 数据收集阶段

2.2.2 分析学习阶段

2.2.3 乐曲输出阶段

第3章 人工智能作曲的行为分析

3.1 数据收集阶段的行为

3.1.1 通过“爬虫”技术爬取数据的行为

3.1.2 数字化非电子数据的行为

3.1.3 通过服务协议强制获得许可的行为

3.2 分析学习阶段的行为

3.2.1 分析学习阶段的复制行为

3.2.2 分析学习阶段的演绎行为

3.3 乐曲输出阶段的行为

3.3.1 辅助式人工智能作曲

3.3.2 独立式人工智能作曲

第4章 人工智能作曲的著作权侵权认定

4.1 复制行为的侵权认定

4.1.1 复制行为的概念

4.1.2 合理使用的判断

4.2 演绎行为的侵权认定

4.2.1 借鉴、改编、抄袭的概念厘清

4.2.2 接触的认定

4.2.3 实质相似的认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规制人工智能作曲著作权侵权的建议

5.1 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

5.1.1 转换性使用的概念溯源

5.1.2 转换性使用与“四因素”标准的综合运用

5.1.3 人工智能作曲复制行为的合理使用判断

5.2“接触+实质相似”标准的完善

5.2.1“市场替代法”的优势

5.2.2“市场替代法”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泽棋;

  •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昌大学;
  • 学科 法律(非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邱润根;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S9TP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