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处置及案例分析
【6h】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处置及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1.2.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总体状况

1.2.2 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现状

1.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不良资产相关概念及分类

2.1.1 不良资产界定

2.1.2 不良资产分类

2.2 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理论

2.2.1 金融脆弱性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创新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不良资产成因研究

2.3.2 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2.3.3 资产证券化研究

3 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成因与处置问题

3.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3.1.1 经济因素

3.1.2 政策因素

3.1.3 借款主体因素

3.1.4 银行自身因素

3.2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处置问题

3.2.1 零售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较传统

3.2.2 零售不良资产处置效果不理想

3.2.3 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环境有待提升

3.2.4 零售不良资产处置信息不对称问题

4 国外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及零售不良资产处置启示

4.1 美国不良资产处置经验

4.1.1 美国不良资产处置背景

4.1.2 美国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4.2 欧洲不良资产处置经验

4.2.1 欧洲不良资产处置背景

4.2.2 欧洲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4.3 韩国不良资产处置经验

4.3.1 韩国不良资产处置背景

4.3.2 韩国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4.4 日本不良资产处置经验

4.4.1 日本不良资产处置背景

4.4.2 日本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4.5 国外处置方案比较与金融脆弱性分析

4.5.1 国外不良资产处置方案比较

4.5.2 国外处置方法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

4.6 国外经验对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的启示

(3)适当引入外资、提升处置能力

(4)加强商业银行内控风险管理

5 我国零售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与案例分析

5.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处置实践

5.1.1 零售不良资产标准化催清收方案

5.1.2 “好银行+坏银行”零售不良处置方案

5.1.3 “互联网+拍卖”零售不良处置方案

5.1.4 零售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方案

5.2 零售不良资产证券化经济价值分析

5.2.1 有助于优化银行资本结构

5.2.2 提升零售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5.2.3 不良资产批量组合实现规模经济

5.2.4 改善银行盈利、遏制不良产生

5.3 建鑫2016 年二期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5.3.1 建设银行不良资产概况

5.3.2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抵押不良资产概况

5.3.3 建鑫2016 年二期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介绍

5.3.4 “建鑫2016 年二期”基础资产分析

5.3.5 “建鑫2016 年二期”交易结构分析

5.3.6 “建鑫2016 年二期”发行金额分析

5.3.7 “建鑫2016 年二期”的处置优势

5.3.8 “建鑫2016 年二期”的处置问题

5.3.9 零售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启示

6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杨洋;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晓言;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F83F8;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