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个人征信中的民事权利保护研究
【6h】

个人征信中的民事权利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1章 个人征信中的民事权利保护概述

1.1 个人征信的概念

1.2 个人征信的特征

1.3 个人征信中被征信人的民事权利分析

1.3.1 信息自主权

1.3.2 隐私权

1.3.3 名誉权

1.3.4 个人信用权

第2章 我国个人征信中民事权利受侵害的现状及其成因

2.1 个人征信中民事权利受侵害的现状

2.1.1 受侵害的规模广

2.1.2 受侵害的程度深

2.1.3 导致的后果严重

2.2 个人征信中民事权利受侵害现状的成因分析

2.2.1 部门权力对个人权利的过分入侵

2.2.2 经营机构与监管部门之间存在非正常关系

2.2.3 互联网技术导致民事侵权现象更为普遍

2.2.4 被征信主体的弱势地位未得到重视

第3章 个人征信中民事权利保护的不足

3.1 行政法规无法为个人民事权利提供足够保护

3.2 个人信用权采间接保护模式缺乏有效性

3.3 个人征信机构的设立与监管存在缺陷

3.4 信息采集范围未能法定化

3.5 纳入征信的失信事项不当扩大

3.6 知情权和同意权保障不够全面

3.7 异议规则的有关规定不甚完善

3.8 民事赔偿制度具有局限性

第4章 个人征信中民事权利保护的具体完善设想

4.1 制定专门的个人征信基本法律

4.2 采取个人信用权直接保护模式

4.3 进一步完善征信机构的设立与监管体制

4.4 信息采集范围法定化

4.5 严格限制纳入失信事项的范围

4.6 强化对知情权和同意权的保护

4.7 健全异议规则的有关规定

4.8 进一步优化征信机构民事赔偿制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煜;

  •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昌大学;
  • 学科 民商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魏盛礼;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P3K26;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