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6h】

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兰州地区婴幼儿腹泻四种常见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兰州地区Aichi virus的流行病学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中英文缩略词表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2008-2009年四种常见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了解兰州地区Aichi virus的流行情况,探讨其与婴幼儿腹泻的疾病相关性。    方法:1、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共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345份腹泻患儿和89份正常婴幼儿的粪便标本,采用Dako公司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A组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采用巢式聚合酶联反应(Nested PCR)进行毒株分型鉴定;诺如病毒GⅠ和GⅡ基因型、札如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及B、C组轮状病毒采用多重RT-PCR或PCR进行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    2、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收集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345份腹泻患儿和89份正常婴幼儿的粪便标本,采用RT-PCR方法扩增Aichi virus3CD片段,阳性产物经测序确定,并与已发表的该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1、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345份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187份(54.2%)至少检出四种病毒其中的一种。四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轮状病毒32.8%(113/345)、杯状病毒14.5%(50/345)、星状病毒5.2%(18/345)、腺病毒5.5%(18/345)。轮状病毒G血清型最常见的为G3血清型(47.8%),其次为G2血清型(19.5%);P基因型分型结果以P[8]基因型(44.2%)为主。G血清型和P基因型组合以G3P[8](31.0%)为主。杯状病毒检出率高于往年(6.1%),分型结果显示50.0%属于诺如病毒GⅡ/4基因型,且全部为2006b亚型(2006年以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主要型别)。18例星状病毒感染中,13例为血清型1,3例血清型4,2例为血清型2。19例腺病毒感染分别属于腺病毒A、C、F三个亚属,血清型分别是Ad41(13例)、Ad31(3例)、Ad40(2例)和Ad1(1例)。未发现B组和C组轮状病毒。19例(5.5%)为两种病毒混合感染,其中7例为轮状病毒混合杯状病毒,6例为轮状病毒混合星状病毒,3例轮状病毒混合腺病毒,2例杯状病毒混合星状病毒。89例正常对照组中,分别检出轮状病毒1例,杯状病毒4例,腺病毒1例,流行型别与对照组基本一致。   2、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在345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检出2例Aichivirus,总检出率为0.06%,正常对照儿童中未检测到Aichi virus。2株病毒3CD区基因与已知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7%,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这2株病毒属于B基因型。    结论:1、本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性病原在婴幼儿腹泻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轮状病毒仍然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但是杯状病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2、我国存在B基因型的Aichi virus,但要明确我国Aichi virus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