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叶蚊母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园林应用
【6h】

小叶蚊母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园林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进展

1.4 地被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之处

2 小叶蚊母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3 小叶蚊母多样性分析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结论与讨论

4 小叶蚊母光合特性研究

4.1 研究材料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结论与讨论

5 小叶蚊母栽培技术及园林应用性状比较分析

5.1 研究材料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小叶蚊母(金缕梅科,蚊母属)是一种乡土地被植物,在园林应用上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在小叶蚊母种质资源收集的基础上,开展了形态多样性、生理特性、栽培技术及园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  1.明确了小叶蚊母的物候期、根系特征、萌芽性等生长发育规律。小叶蚊母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10-20cm处,分布集中且以小于2mm的细根为主,春季萌芽早,展叶快,栽后生长呈先快后慢的特点,喜阳耐荫,能耐寒、耐高温、耐水淹,为其应用在不同立地与不同地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2.揭示了LHWM01、LHWM04、LHWM05和LHWM11等类型小叶蚊母的光合特性。4类型光饱和点分别为1600 umol·m2·s-1、1430 umol·m2·s-1、1350 umol·m2·s-1、1260 u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25.71 umol·m2·s-1、25.83 umol·m2·s-1、12.89 umol·m2·s-1、7.82 umol·m2·s-1,光饱和点都很高,光补偿点都很低,说明4个类型的小叶蚊母对光适应性均强,属喜阳耐阴植物。  3.发现了小叶蚊母形态多样性并选育出适用于园林应用的优良类型。通过连续多年观测无性繁殖的成年植株,根据个体间花色、叶色、树体结构等外在性状差异表现,并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叶片解剖特性研究,共划分12个类型,其中,LHWMO1、LHWM02、LHWM04、LHWMO5、LHWM11与LHWM12这6个类型具有枝叶密集,树冠较为紧凑,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等特点,被初选确定为优良资源类型。该类型可在今后产业化生产中直接推广应用,也可以作为小叶蚊母新的优良品种培育的育种材料。  4.提出了小叶蚊母园林应用栽培技术。选择良好的天气条件,采用有效的根系保湿措施,夏季移栽成活率极高,带土球种植33h内成活率可以达到97%。不带土球种植时间在23h内,成活率可以达到90.7%,从节约成本、苗木成本、施工要求等综合分析,园林种植时,可灵活选择。同时,通过对8种常见地被植物园林应用上的性状比较分析,小叶蚊母具有枝叶浓密,枝条平展婆娑,树高增长极为缓慢,观赏性强;耐热耐寒,耐旱耐湿,喜阳耐荫,喜肥耐瘠,病虫害少,适应性极强等诸多优点,是极为珍贵的地被植物。特别作为林下地被使用,其优点更为突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