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调脂积冲剂的急毒实验及其对脂肪肝大鼠瘦素、脂联素的影响
【6h】

调脂积冲剂的急毒实验及其对脂肪肝大鼠瘦素、脂联素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调脂积冲剂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

(二)饲养环境

(三)实验药物

(四)实验器材

(五)实验方法

(六)观察指标与数据处理

二、实验结果

(一)调脂积冲剂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二)调脂积冲剂对小鼠进食量的影响

(三)调脂积冲剂对小鼠饮水量的影响

(四)调脂积冲剂急毒实验对小鼠神经、胃肠、泌尿生殖、皮肤、毛及眼等的影响

三、分析与讨论

四、小结

第二部分 调脂积冲剂对脂肪肝大鼠瘦素、脂联素的影响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药品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一)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

(二)实验大鼠体重、肝指数的变化

(三)实验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

(四)实验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ST的变化

(五)实验大鼠血清LEP、APN变化

(六)相关性分析

三、 分析和讨论

(一)脂肪乳剂灌胃八周成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二)调脂积冲剂对脂肪肝作用的探讨

(三)对照药物(易善复)的选择

(四)调脂积降低瘦素,升高脂联素,改善脂肪肝

四、小结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瘦素及脂联素与脂肪肝

展开▼

摘要

目的:  (1)研究调脂积冲剂对小鼠急性毒性反应;  (2)通过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  (3)探讨瘦素(LEP)和脂联素(APN)在 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4)观察调脂积冲剂对实验大鼠NAFLD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一:调脂积冲剂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将调脂积冲剂以最大浓度、最大容积一次灌胃给药,给药后连续观察两周,观察小鼠体重、行为活动以及死亡情况。  实验二:调脂积冲剂对脂肪肝大鼠瘦素(LEP)和脂联素(APN)的影响  通过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同时设正常饮食对照组、脂肪肝模型对照组、脂肪肝模型易复善治疗组、脂肪肝模型调脂积冲剂治疗组。实验造模与给药同时进行,实验第八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检测ALT、AST,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LEP)和脂联素(APN),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  结果:  实验一:给药组小鼠观察期间内无体重及行为活动异常变化,未见1例死亡。  实验二:1.体重、肝指数情况:正常饮食组体重持续增长,其余三组第二周后体重增长不明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肝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易善复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调脂积组体重下降(P>0.05),两个给药组肝指数下降(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2.病理观察:正常组肝组织小叶结构大小一致,无脂肪变性;模型组肝组织广泛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少数坏死灶;调脂积冲剂组和易善复肝组织肝细胞少数脂肪变性,仅有少数肝细胞内存在小泡性脂滴,无炎性细胞浸润,未见坏死灶。3.血清肝功能情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LT明显升高(P<0.01),AST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易善复组ALT、AST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脂积组ALT明显下降(P<0.01)、AST下降(P<0.05)。4.血清瘦素、脂联素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EP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APN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易善复组血清LEP明显下降(P<0.01),血清APN升高(P<0.05);调脂积组血清LEP明显下降(P<0.01),血清APN升高(P<0.05)。  结论:  第一、调脂积冲剂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其最大给药量(MTD)为329.8g生药/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48倍,提示该药相对安全性较高。  第二、高脂乳剂8周成功建立NAFLD动物模型。  第三、调脂积冲剂可以降低肝脏指数,改善肝组织肝细胞脂肪变性以及炎性浸润,并可一定程度改善肝功能代谢,均是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第四、调脂积冲剂可降低瘦素水平,一定程度升高脂联素水平,可能均是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