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引经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使用探究
【6h】

引经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使用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引经理论概述

(一) 引经的定义

(二) 引经理论溯源

二、归经理论概述

(一)归经的定义

(二)引经与归经的关系

三、药引概述

(一)药引的定义

(二)药引与引经药的区别

1.药源丰富

2.功能丰富

四、伤寒杂病论中的引经药

(一)引药入病所

1.引药上行

2.引药下行

3.引阳药入阴

4.引药入脏腑

5.引药入死血

(二)驱邪外出

1.引邪外达

2.引邪上行

3.引邪下行

(三)引导正气

1.引阳上升

2.引火归原

五、引经药分析

(一)组方特点

1.因势利导

2.上下相调

3.升降并重

4.阴阳相济

(二)历史价值

1.探索引经理论

2.扩展中药理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文献综述:中药归经的研究现状

展开▼

摘要

引经药指在药物归经基础上,具有引导作用,能引其他药物直达患处的药物。这种引导作用称为引经或称引经报使。引经药存在于方剂之中,其理论是在中药“七情”和“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及药物归经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由历代医药学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代代相承,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归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运用引经理论指导方剂配伍,可合理优选药物,配伍出高效、速效的方剂,达到有的放矢、提高疗效的目的。  本论文在结合《神农本草经》,平行参考诸《伤寒杂病论》注本的基础上,从药性、药用、配伍、鉴别等各个方面,对《伤寒杂病论》中引经用药特点、配伍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  第一部分论述了引经药的定义、起源。  第二部分论述了归经理论的定义以及与引经理论的密切联系。  第三部分论述了药引的定义,并从药源和功能的角度上与引经药相区别  第四部分例举了《伤寒杂病论》中的引经药及代表方剂,并按作用差异将引经药归类。  第五部分具体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引经代表方剂的组方特点,探讨了引经药及代表方剂对于引经理论和中药学的历史价值。  通过本次整理研究表明,《伤寒杂病论》中引经药的作用主要为驱邪外出、引药入病所、引导正气三个方面;配伍思想可概括为因势利导、上下相调、升降并重、阴阳相济四大类;讲求引经药的性味与炮制;拓展了东汉对药材旧有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