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发展营利性大学的可行性与政策推进重点分析
【6h】

我国发展营利性大学的可行性与政策推进重点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1.1 扫描:我国民办高校取得的成就

1.1.2 聚焦:我国民办高校迅速发展背后的问题呈现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发展

1.4.2 营利性

1.4.3 营利性大学

1.5 研究综述

1.5.1 国外对于营利性大学的研究综述

1.5.2 国内关于营利性大学的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6.1 研究基本方法

1.6.2 研究的具体思路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教育公益性理论

2.1.1 教育公益性理论的内涵

2.1.2 教育公益性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2.1.3 教育公益性与营利性大学的密切发展关系

2.2 教育产权理论

2.2.1 教育产权理论的具体涵义

2.2.2 教育产权的双重性质

2.2.3 教育产权理论对营利性大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内涵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关系

第3章 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国际视域

3.1 营利性大学的发展背景

3.1.1 营利性大学的源头

3.1.2 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历程

3.2 营利性大学兴起的原因

3.2.1 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

3.2.2 社会大众对公立高等教育的不满

3.2.3 美国政府宏观政策的导向

3.2.4 营利性大学自身的发展优势

3.3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性质对比

3.3.1 办学主体不同

3.3.2 办学经费来源不同

3.3.3 办学产权属性不同

3.3.4 办学收益分配不同

3.4 营利性大学的经营状况分析

3.4.1 营利性大学的营利途径

3.4.2 收入来源

3.4.3 学校开支

3.5 当今世界营利性大学的发展状况

第4章 我国发展营利性大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政策的藩篱,前后衔接不一致

4.1.2 合理回报比例不定,诉求未得到明确回应

4.1.3 产权归属复杂多样,投资主体权益不清晰

4.1.4 财政投入未真正惠及民办高校

4.2 我国发展营利性大学的必要性

4.2.1 有利于明晰产权权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4.2.2 有利于明确合理回报的性质,响应投资者的利益诉求

4.2.3 有利于办学实践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4.2.4 有利于促进民办教育多样化发展

4.2.5 有利于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民办教育事业

4.3 我国发展营利性大学的可行性

4.3.1 社会公众具备对营利性大学的需求意愿和支付能力

4.3.2 营利性大学的几条途径

4.3.3 我国已出现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与资本市场联姻情况

第5章 我国发展营利性大学政策设计重点

5.1.1 外部管理:健全法律制度、及时修订规范

5.1.2 监督机构:明确政府职能、强化第三方监管

5.1.3 内部管理:转变管理观念、实行依法治校

5.1.4 简政放权:赋予学校话语权、凝聚正能量

5.1.5 产权关系:明确法人地位、清晰产权关系

5.1.6 保障机制:维护举办者权益、尊重举办者自主权

5.1.7 市场杠杆:课程设置紧跟市场、调整办学策略

5.1.8 学生权利:维护学生权益、完善就失业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的补充,转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民办高校的逐步发展,产权的不清晰、法人属性不明确、政策的藩篱等问题日益明显。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核心是没有对民办高校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对营利性大学和与非营利性大学采取同样的政策,从目前来看,对民办高校进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的争论已经尘埃落定,尤其是《高等教育法》的修改,删去了“设立高等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这一条款,这可谓是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清除了我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道路上的障碍,翻开了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本研究从营利性大学产生为切入点,分析了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兴起,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别,重点分析了营利性大学的经营状况,包括营利性大学的营利途径有哪些?学校收入来源是什么?学校的开支有哪些?结合我国民办高校现在发展的实际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营利性大学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章节进行展开:  第一章为引言。本章主要从“扫描-聚焦”的思路出发,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最后详细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首先是分析了教育公益性理论,论述民办教育同样是公益性事业;通过教育产权的双重性论证了民办教育具有营利性是合理的;最后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阐述我国政府部门应放权于民办高校。  第三章是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国际视域。首先是介绍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营利性大学发展背景和兴起原因,对比了营利性大学与非营利性的区别,重点阐述了营利性大学的经营状况包括学校营利途径、学校收入来源、学校的开支,最后介绍了世界营利性大学发展的状况。  第四章为我国发展营利性大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章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当前民办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我国发展营利性大学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五章为我国发展营利大学政策设计重点。营利大学作为新生事物,离不开国家政策扶持和第三方机构监管。因此,必须要有合理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加强外部管理,强化第三方监管,转变管理观念,赋予学校话语权,清晰产权关系,尊重举办者自主权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