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6h】

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研究

1.2.2 关于营利性大学的研究

1.2.3 已有研究简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简述: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与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

2.1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概述

2.1.1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含义

2.1.2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主要内容

2.2 营利性大学发展概述

2.2.1 营利性大学含义

2.2.2 营利性大学特点

2.2.3 我国营利性大学产生与发展争议澄清

2.3 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主要政策规定

2.3.1 法人属性与登记方式规定

2.3.2 投资回报与产权处理规定

2.3.3 收费政策与监管政策规定

2.3.4 土地、税收等扶持政策规定

2.3.5 名称登记与教师政策规定

3 扫描:分类管理制度对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影响

3.1 调查说明

3.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3.1.2 调查学校与对象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搭建了营利性大学发展平台

3.2.2 重构了营利性大学财产权益

3.2.3 增加了营利性大学办学成本

3.2.4 放大了营利性大学“营利”形象

3.2.5 放开了营利性大学收费限制

3.2.6 对营利性大学师资建设的影响

3.3 调查小结

3.3.1 分类管理对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开创性

3.3.2 分类管理对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4 聚焦:现阶段我国营利性大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 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大学面临的机遇

4.1.1 身份之惑解除,营利性法人属性明确

4.1.2 权益归属重构,学校产权较为明晰

4.1.3 允许结余分配,投融资环境得到改善

4.1.4 市场调节收费,办学自主权扩大

4.1.5 监管力度加强,走向规范化发展

4.2 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大学面临的挑战

4.2.1 资产归属难以厘定,变更登记实施困难

4.2.2 土地性质发生变更,税费负担即将加重

4.2.3 名称登记为“公司”,社会声誉易受拷问

4.2.4 “企业合同”引发教师队伍建设难题

4.2.5 收费标准制定难,办学收益与办学质量的博弈问题

5 展望:分类管理背景下促进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建议

5.1 政府应以促进为基础,满足当下政策需求

5.1.1 满足变更登记中的政策指导需求

5.1.2 满足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诉求

5.1.3 满足公平竞争的政策诉求

5.2 学校应以改善为核心,提升自身办学质量

5.2.1 改善固有形象,提升社会声誉

5.2.2 改善师资建设,兜住教育质量

5.2.3 改善专业设置,促进差异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于2016年正式确立,并于2017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分类管理制度的创新物,我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不仅关乎分类管理改革的顺利推进,还关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后续设计。因此,把握分类管理制度对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具体政策规定及其影响,分析当下我国营利性大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促进营利性大学发展、推动分类管理改革进程的需要。 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为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分类管理、营利性大学等核心概念做出了界定,梳理了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主要政策规定:法人属性与登记方式规定;投资回报与产权处理规定;收费政策与监管政策规定;土地、税收等扶持政策规定;名称登记与教师政策规定等。其次,为整体把握分类管理制度对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实际影响,本研究对拟决定选择营利性办学方向的五所民办高校的五位高层管理者分别进行了访谈。 访谈结果表明,分类管理制度对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主要影响为:它搭建了营利性大学发展平台、重构了营利性大学财产权益、增加了营利性大学办学成本、放大了营利性大学“营利”形象、放开了营利性大学收费限制、以及左右着营利性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发现,分类管理对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开创性特征与两面性特征,它在给营利性大学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结合上述访谈结果与政策文本规定,本研究认为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大学发展的机遇主要有:身份之惑解除,营利性法人属性明确;权益归属重构,学校产权较为明晰;允许结余分配,投融资环境得到改善;市场调节收费,办学自主权扩大;监管力度加强,走向规范化发展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资产归属难以厘定,变更登记实施困难;土地性质发生变更,税费负担即将加重;名称登记为“公司”,社会声誉易受拷问;“企业合同”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以及收费标准制定困难、办学收益与办学质量的博弈问题等。 本研究建议,目前要推进我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政府应以促进为基础,满足当下营利性大学发展的政策诉求。如满足变更登记的指导需求、税收与土地政策的优惠诉求、以及营利性大学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政策诉求等。而学校则应对自身形象、专业设置和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声誉和办学质量,实现差异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付玲;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学科 高等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阙海宝;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高等教育;
  • 关键词

    分类管理; 营利性; 大学发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