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分子在呼吸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6h】

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分子在呼吸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核转录因子-κB与鼻息肉

展开▼

摘要

背景:呼吸道感染通常是导致哮喘、慢性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的主要原因。在呼吸道中,致密的黏膜上皮细胞被认为具有重要的机械屏障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在感染和过敏刺激中发挥关键性主动防御作用。但是,上皮细胞在固有免疫或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确切机制仍然不太清楚。 目的:阐明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呼吸道固有免疫应答中所起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初步探讨IL-10、C3、C4、C1q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常规体外培养A549细胞,细胞传代24h后加入灭活的E.coli,进行不同浓度或时间的诱导;运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其细胞中IL-6、C3和CRP mRNA水平;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中IL-6、CRP和SAA蛋白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其上清液中C3蛋白水平。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L-10、C3、C4、C1q在38例鼻息肉和14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IL-10、C3、C4、C1q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 结果:培养的 A549 细胞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E.coli诱导下,进行IL-6、C3和CRP mRNA以及IL-6、C3、CRP和SAA蛋白水平表达的测定,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L-10、C3、C4、C1q主要表达于鼻息肉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呼吸道上皮细胞在病原微生物刺激下,表达许多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分子,这些分子积极清除外来致病物,发挥重要的固有免疫防御作用;上皮细胞还可能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免疫组化法证实IL-10、C3、C4、C1q在鼻息肉组织内的上皮细胞和多种炎性细胞中明显表达,能客观反应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程度,提示IL-10、C3、C4、C1q在局部的抗感染和炎症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