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裁判文书说理的功能及其实现
【6h】

当代中国裁判文书说理的功能及其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选题目的

1.1.2选题意义

1.2研究现状

1.2.1说理背景方面

1.2.2说理技巧和方法论方面

1.2.3说理的实证研究方面

1.2.4 说理功能论方面

1.3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3.1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裁判文书说理的功能

2.1体现司法公正的宏观功能

2.1.1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2.1.2体现裁判文书说理的程序性价值

2.1.3承载法官的法律智慧与写作智慧

2.2叙事功能

2.2.1实体叙事功能

2.2.2程序叙事功能

2.3回应功能

2.4 支持裁判正当性功能

2.4.1 辅助当事人与社会公众接受裁判结果

2.4.2得到上级法院的支持

2.4.3裁判文书说理是挑选指导性案例的重要标准

2.5指导功能

2.5.1 二审、再审裁判文书指导原审法院

2.5.2 指导性案例成为说理范本

2.5.3 形成社会主流规范指引人们行为

2.6其他功能53

2.6.1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证

2.6.2 弥补法律漏洞

第3章 裁判文书说理功能的现实困境与障碍

3.1裁判文书说理功能的独立性受到忽视

3.1.1忽视一:裁判文书说理的功能没有得到专门性解读

3.1.2忽视二:裁判文书说理的功能在于服务结果

3.2裁判文书说理功能的缺失

3.2.1一般的功能缺失

3.2.2特殊的功能缺失

3.3裁判文书说理功能的冲突与超载

3.3.1法官的规则意识

3.3.2规则意识缺失后的功能冲突

3.3.3功能冲突引发的功能超载

3.4裁判文书说理功能实现的障碍

3.4.1诉讼效率与诉讼质量之间的矛盾

3.4.2法官的审判角色与行政角色的挂钩

3.4.3法官无法逃避的“舆论审判”

3.4.4司法责任制下对错案的认定标准不明确

3.4.5法官的写作能力欠缺前期培养

第4章 我国裁判文书说理功能实现的完善路径

4.1完善司法机关人员内部分类制度

4.1.1员额法官实现分类

4.1.2增加审判辅助岗位吸引力

4.2提升法官“精神收益”

4.2.1创造群体内部共鸣维系精神动力

4.2.2形成个人说理风格落实精神收益

4.3缓解法官精神压力

4.3.1公众的道德思维亟待纠正

4.3.2引入外部心理服务机构

4.4建立以修辞学为主的法律方法培训机制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陆晓燕;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法学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奇才;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DF8DF7;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