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与血管结构和功能检测研究
【6h】

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与血管结构和功能检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二部分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靶器官相关性分析

第三部分 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他汀类药物的血管保护作用

致谢

论文发表情况

论文说明:缩略词

声明

展开▼

摘要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血管损伤包括血管扩张性和顺应性减退。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的共同病理学基础,也是心血管事件链的始动因素。加强筛查和早期诊断血管损伤有助于较好的评估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以便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研究目的:1)从高血压患者血管结构和功能与靶器官的关系着手,证实作为反映整体动脉弹性功能的新指标—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Index,AASI)与高血压靶器官密切相关,并且可以独立预测靶器官的损伤。2)选择部分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分别随机给予钙离子拮抗剂(Calcium ChannelBlockers,CCB)或者CCB 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纳入2006-2008 年瑞金医院高血压科948 名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检测其血清学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行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颈动脉超声和心脏彩超检查。AASI 定义为1 减去24 小时ABPM 所得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回归系数。   在分析中我们采用了多元线性和logistic 回归等统计学方法(SPSS v13.0)。结果分析显示,随着AASI 的增加,靶器官损伤的发生率随之增高。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校正了其他混杂危险因素后,AASI 与左房内径、左室重量指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以及昼夜节律均独立相关。AASI 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单位(I.e. 0.15),左房扩大的发生率、颈动脉异常的发生率、eGFR<90ml/min/1.73m2的发生率、以及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将分别增加29%、22%、25%以及34%。此外,我们在亚组分析中证实,24 小时AASI 对于预测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优于单独白天或者夜间的AASI。   随后,我们拟纳入124 例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分别随机给予氨氯地平(安内真)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多达一)分别治疗24 周。根据目前完成的25 例患者经过12 周治疗的资料初步分析显示:氨氯地平组(AML 组)治疗12 周后肱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均下降,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增加(11.1±4.49vs. 6.84±2.87,P<0.05),其他观察指标没有明显变化。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组(AML+ATO 组)治疗12 周后,除肱动脉SBP 和DBP 下降外,24 小时血压和中心动脉压也均有所下降。AASI (0.44±0.12 vs. 0.50±0.09,P<0.05)、反射波增强压(Augmentation Pressure,AP)(12.1±5.7 vs. 18.4±9.5,P<0.05)以及心率校正75 次的反射波增强指数(22.8±9.9 vs. 27.3±7.6,P<0.05)均较治疗前降低,FMD 较前增加(13.4±5.34 vs. 4.33±2.30,P<0.01)。此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亦下降,心率无明显改变。两组治疗前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肌酸激酶之间无明显变化。   进一步分析治疗12 周后AML 组与AML+ATO 组前后变化比较发现,只有甘油三酯(-0.09 vs. -1.04,P<0.05)、总胆固醇(-0.03 vs. -1.59,P<0.01)、中心动脉SBP(-2.83 vs. -21.0,P<0.05)、中心动脉脉搏压(Pulse Pressure,PP)(0.25 vs. -13.3,P<0.01)以及中心动脉AP(-0.25 vs. -6.31,P<0.05)有明显差异。两组分别较基线增加的FMD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22 vs. 9.04,P=0.058)。以上结果表明,在伴有不同危险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人群中,两种治疗方案均可以降低肱动脉血压,并改善FMD。而CCB 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还可以有效的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脉搏压以及反射波增强压,提示早期CCB 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提供更多的血管功能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作为反映血管弹性功能的新指标--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可以独立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同时,通过前瞻性研究,开展无创性血管结构和功能检查,证实在伴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中予以CCB 和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提供更多的血管保护作用。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给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CCB 和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最终完成的临床试验带来更多的研究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