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犬梗阻性胆管损伤后肝脏功能和胆管局部病理学改变的研究
【6h】

犬梗阻性胆管损伤后肝脏功能和胆管局部病理学改变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胆管梗阻性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梗阻性肝外胆管损伤后不同时期肝功能和胆管局部病理学的改变规律,为梗阻性胆管损伤后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犬36只胆总管(BDL)结扎建立阻塞性黄疸的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BDL0)、BDL梗阻5、10、15、20、30d 组(BDL5、BDL10、BDL15、BDL20、BDL30组),每组6只,分别测量各组实验犬胆总管直径、压力和肝功能指标,并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分别于梗阻性损伤后第0、5、10、15、20和30d时间点留取胆管组织,用胆管的病理切片以观察光镜下病理形态学改变及炎症水肿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的M Φ(巨噬细胞)、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α-SMA(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不同损伤时期的表达强度。
   结果:随着胆总管结扎时间的延长,5d后压力达到最高峰,而梗阻期间胆管直径持续扩张,30d后胆管直径达到正常胆管的近10倍。肝功能指标和病理HE染色切片提示BDL组犬早期(BDL5)即出现以肝细胞的浊肿变性为主的肝脏损害,且肝细胞损害随着胆总管结扎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而在梗阻15天后可见肝细胞广泛的透明变性。胆总管在完全梗阻的情况下,早期(BDL5、BDL10)损伤胆管炎症水肿较明显,后期(BDL20、BDL30)炎症水肿减轻而胶原纤维大量增生而散乱。在整个胆道梗阻期内,M Φ(巨噬细胞)、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α-SMA(α-平滑肌肌动蛋白)持续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增高。
   结论:犬梗阻性胆管损伤可导致胆管压力迅速增加,胆管持续扩张和肝脏进行性损害,并引起早期较为严重的胆管壁水肿和炎性浸润,后期缓解并伴有胶原纤维过度增生,同时损伤促使胆管中M Φ、TGF-β1、α-SMA持续高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