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精母细胞重组频率与年龄和联会复合体长度的相关性分析
【6h】

人精母细胞重组频率与年龄和联会复合体长度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减数分裂概述

1.2联会复合体

1.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组事件

1.4减数分裂前期I的检验点

2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实验步骤

2.3拍照方法及分析标准

2.4数据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非整倍体严重危害人类生殖健康,是导致不育不孕、自发流产及先天性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人类绝大多数非整倍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所致。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50%的47,XXY,80%的45,X和100%的47,XYY非整倍体患儿都是由于父方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的。直接对精子染色体组成进行的研究也表明,约7.64%的人类精子是非整倍体。因此,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非整倍体精子的发生机制对促进男性生殖健康、提高人口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可育男性减数分裂Ι的研究,对在个体之间的重组频率和常染色体上联合复合体的测定,了解可育男性重组频率差异程度,并分析年龄因素对遗传重组的关联性和重组位点在联会复合体上分布的特点。
  研究方法:本文对其中6例来自老年男性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手术和4例来自睾丸肿瘤手术的睾丸组织标本,组织病理学分析证实生精过程正常,通过铺展法制备联会复合体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技术,以SCP3(联会复合体蛋白3,标记联会复合体侧轴成分)抗体、MLHl抗体(标记重组位点)和CREST抗血清(标记着丝粒蛋白),分别对减数分裂Ι的进程各时期细胞比例、粗线期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重组频率及常染色体上SC的总长度进行测定,分析年龄因素与减数分裂遗传重组的关联性和重组位点与联会复合体长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对10例可育男性减数分裂Ι的进程进行分析,发现可育男性细线期,偶线期,及粗线期细胞比例个体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每个细胞中重组位点平均数为49.4±4.4,范围为33~63,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只有0.4%(1/220)的常染色体SC上缺少MLH1位点。对10例男性所有常染色体的SC的长度进行测量发现每个平均SC的长度范围为354μm~385μm,其与重组位点的发生存在正相关性.对年龄因素与个体间重组位点的差异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示年龄因素对常染色体(r=0.6,p=0.43)及性染色体(r=-0.35,p=0.15)的重组均无关联。
  结论:可育男性减数分裂Ι的各细胞比例与重组频率均与年龄无关,重组位点存在显著个体差异,细胞中常染色体SC的长度与重组位点成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