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短中期复发的临床研究
【6h】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短中期复发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短中期复发的临床研究

1 前言

1.1 颅内动脉瘤的特点及诊疗现状

1.2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3 颅内脉瘤的介入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

1.4 颅内脉瘤的介入治疗随访情况

1.5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前景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

2.2 栓塞治疗

2.3 评估标准

2.4 随访方法和时间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复发情况

3.2 栓塞程度与复发

3.3 动脉瘤的大小与复发的关系[个(%)]

3.4 动脉瘤瘤颈与复发

4 讨论

4. 1动脉瘤栓塞的程度与复发

4.2动脉瘤大小与复发

4.3瘤颈与动脉瘤复发

4.4复发再治疗

4.5 随访策略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的短中期复发情况;并对影响动脉瘤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DSA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20例(368个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81例(89个动脉瘤)获得≤6个月随访;81例中的63例(65个动脉瘤)获得6~12个月随访;63例中的48例(48个动脉瘤)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动脉瘤的复发情况,以及动脉瘤栓塞程度、大小、瘤颈对动脉瘤复发的影响。
  结果:①随访时间≤6个月的89个动脉瘤中,复发13个(14.6%)。随访时间为6~12个月的65个动脉瘤中,复发7个(10.8%)。随访时间>12个月的48个动脉瘤中,复发4个(8.3%)。②被随访到的患者,均无再出血及其他新增的神经系统症状。4例遗留轻度偏瘫,1例遗留重度偏瘫。③3次随访结果均显示,被完全栓塞患者的复发率低于次全及部分栓塞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巨大型动脉瘤复发率高于小型和中型动脉瘤的复发率,随访时间≤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间≤6个月的动脉瘤中,宽颈与非宽颈动脉瘤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6个月,宽颈动脉瘤复发率明显高于非宽颈动脉瘤的复发率(P<0.05)。
  结论: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手术,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自从用可脱乳胶球囊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例成功报道以来,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以其手术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在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中占领了重要地位。另外,随着栓塞材料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治疗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上又一新亮点,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和手术夹闭一样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然而随着治疗的病例增多,栓塞后动脉瘤复现率逐年增加,使人们更加谨慎的选择治疗方法。虽然动脉瘤栓塞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但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低,故仍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有效方法。致密填塞可以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动脉瘤栓塞治疗后需要进行密切影像学随访。复发动脉瘤应被再治疗,介入栓塞治疗复发动脉瘤安全性相对较高。因而,动脉瘤栓塞治疗术后,在及时发现动脉瘤的复发以及避免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方面,影像学随访显得格外必要。从最近的有关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率的报道来看,在动脉瘤栓塞治疗术后,通过CTA或DSA进行影像学随访应该视首次栓塞程度将随访时间持续在5年以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