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若干概念解析与汉译比较
【6h】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若干概念解析与汉译比较

代理获取

摘要

经历庚子国变的中国以空前的低谷进入20世纪,尼采的思想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被引入中国。20世纪初,尼采是以一个以锥布道的反传统形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中,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相互结合,迎合了反传统的精神诉求。20世纪20、30年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汉译全本逐渐问世,开启中国文化界哲学界研究和翻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篇章。直至今天,这种热情犹在,且越加强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更是得到翻译家广泛关注和青睐。本文尝试对比新旧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译本,即徐梵澄先生和孙周兴教授的译本,通过对若干重要概念的翻译进行比较和浅析,对于中文语境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解读提出一种思路。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代表作之一,集尼采学说之大成。超人学说,价值重估,永恒轮回等核心观念在书中都有较多涉及。它充满魅力意义丰沛的语言文字和概念构造勾勒出经历精神探索,生命运动的查拉图斯特拉的形象。后人总结出的超人之说,价值重估等尼采主要的哲学观点,其发端于精神的形态变化与循环观念下的生命自我运动。这是隐藏在文字和语言表达背后的核心机制。首先本文对文本结构安排和写作背景稍作分析,理清文章在语言文字上直接展示的以及在整体结构上间接呈现的,生命运动与精神变形在尼采学说中的核心价值与意义。其次,查拉图斯特拉对核心机制的展示是通过若干概念的引入,如Untergang(下山)、Ubermensch(超人)Der Sinn der Erde(大地的意义),Seil(绳索)等逐步展开的。本文尝试对这些概念的意义进行较为粗浅的分析,探讨以此展开的生命运动和精神变形作为尼采学说的基本机制的可能性。同时对两个译本中此类概念在中文语境下的转换所展示出的细微差别进行较为粗浅的比较分析,以求对其在中文视角中的转换和意义加深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