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引入成熟投机者的股指期货套保压力效应
【6h】

引入成熟投机者的股指期货套保压力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经典的无套利定价理论存在的问题

1.4.2 套保压力理论的提出

1.4.3 套保压力理论的相关实证研究

1.4.4 与该理论不同的见解

1.4.5 对期货市场中投机者行为的研究

1.4.6 本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1.6.1 论文结构

1.6.2 本文的创新点

2.股指期货基础知识和发展历程

2.1 股指期货基础知识

2.1.1 股指期货基本概念

2.1.2 股指期货在金融市场中的功能

2.1.3 股指期货的市场参与者

2.2 股指期货的简要发展历程

2.2.1 股指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发展都产生了折价现象

2.2.2 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

2.2.3 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存在的差异

3.理论框架

3.1 宋军(2009)的理论模型简介

3.2 投机者的行为

3.3 不同参与者的对称性

4.实证检验

4.1 实证数据

4.1.1 现货和期货市场数据

4.1.2 资金成本数据

4.1.3 股息率数据

4.1.4 CFTC仓位数据

4.2 实证方法

4.2.1 提出假设

4.2.2 指标构建

4.2.3 检验方法

4.3 实证结果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检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5.启示与政策建议

5.1 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启示

5.1.1 披露数据的经济含义

5.1.2 我国的套期保值者参与情况

5.1.3 投机者的市场作用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在经典的套保压力理论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拓展,并在S&P500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了检验。不同于以往的套保压力理论对投机者角色的简单化处理,本文在宋军(2009)的二期不确定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对经典的套保压力理论中的投机者的“幼稚”的角色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投机者很可能有较优的信息和较强的研究判断能力,因此假设他们是“成熟”的是更可取的,并在这一假设下引入了“投机者参与意愿”这一变量,证明了该变量对套期保值者的成本(风险溢价)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套期保值对期货价格的压力。在实证方面,文章受到前人对于投机者仓位数据的特点以及信息含量的研究的启发,解释了如何用投机者的仓位数据构造“投机者参与意愿”的代理变量。  实证结果显示套期保值压力(或称之为套期保值需求)对期货价格有显著影响,支持经典的套保压力理论。同时,“投机者的参与意愿”对期货价格也有显著影响,支持本文提出的投机者是“成熟”而非“幼稚”的,他们的参与意愿会影响风险溢价的假设。因此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对投机者在套保压力理论框架中的角色进行了新的解读,提出投机者是“成熟”而非“幼稚”的的理论并进行了验证,把前人关于“投机者有较优的信息”的发现与经典的套保压力理论结合在了一起,对套保压力理论进行了拓展。此外,文中最后一章还指出了对国外股指期货市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一些启示。

著录项

  • 作者

    曾鸿;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世界经济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军;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股指期货,套保压力,投机者,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