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弓形虫感染诱导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米诺环素的抑制作用
【6h】

弓形虫感染诱导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米诺环素的抑制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3.2弓形虫WH6虫株对BV-2细胞凋亡的影响

3.3 各组BV-2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

3.4 各组细胞中 1β, ,α和的表达

3.5 各组BV-2细胞中iNOS蛋白的表达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及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恒温动物。无论是先天性还是获得性感染,都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先天性弓形虫病主要表现为脑积水、脑钙化、出生后智力发育迟缓、癫痫等;获得性弓形虫病可表现为头痛、发热、淋巴结肿大,免疫力低下患者可并发全身严重弓形虫病,例如弓形虫脑炎等。在机体免疫缺陷或功能低下时,脑部的包囊破裂,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弓形虫隐性感染状态被活化,导致致命性弓形虫脑炎的发生。弓形虫不同的基因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结局有关。在北美和欧洲,主要的弓形虫基因型为TypeI、TypeII和TypeIII,而我国的优势基因型为Chinese1型。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固有免疫成分,包括静息和活化两种状态,在脑部病理损伤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感染、损伤等刺激时,小胶质细胞能活化,分化、增殖并分泌大量的神经毒性因子,发挥免疫保护功能,但是小胶质细胞过度的活化也会对神经元等周围组织产生损伤。在弓形虫感染中,对于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主要研究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系在弓形虫TgCtwh6虫株(Chinese1基因型,成囊株)感染中的变化,并加入了小胶质细胞的抑制剂米诺环素(minocycline),以了解其对小胶质细胞的抑制作用,进而为弓形虫脑病的防治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中用弓形虫TgCtwh6虫株感染BV-2细胞,同时用米诺环素进行干预,分为普通培养基对照组、弓形虫TgCtwh6虫株感染的代谢物作用组和米诺环素抑制剂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用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中NO的含量;RT-PCR法检测BV-2细胞IL-1β、IL-6、TNF-α、iNOS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BV-2细胞iNOS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弓形虫代谢物作用组的小胶质细胞胞体变圆,突起减少;流式结果显示BV-2细胞感染弓形虫24h且BV-2细胞与弓形虫速殖子比例为1:1时出现凋亡,培养48h,BV-2细胞与弓形虫速殖子比例为1:5时BV-2细胞的凋亡率达35.72%;弓形虫代谢物作用组的BV-2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其中培养上清中IL-1β、IL-6、TNF-α、NO的含量、BV-2细胞IL-1β、IL-6、TNF-α、iNOSmRNA的表达以及iNOS蛋白的表达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弓形虫速殖子与BV-2细胞比例的提高逐渐增加,米诺环素能抑制上述炎症因子的产生。
  结论:我国流行的弓形虫Chinese1基因型TgCtwh6成囊株的代谢物作用的BV-2细胞能分泌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其在对抗弓形虫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对神经元细胞也有一定的损伤;米诺环素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提示该药对弓形虫脑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是弓形虫TgCtwh6诱导小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以及米诺环素抑制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