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共振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6h】

磁共振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4.1 人工耳蜗的发展简史

4.2 人工耳蜗概念及原理

4.3 耳蜗解剖及生理特点

4.4 低场磁共振

4.4 MRI与HRCT

4.5 MRI在内耳部分病变中的诊断

4.6 脑白质与MRI

4.7 人工耳蜗术后与MRI检查

4.8 X线检查

4.9 耳部影像学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磁共振是目前重度及极重度耳聋患者术前常规检查项目之一,能客观准确地了解与手术有关的解剖区域状况,常规CT只能反应耳蜗骨化情况,而其纤维化、内耳畸形、蜗神经情况以及颅内病变在MRI上能很好的表现出来,对术后疗效评估起到参考作用。本文通过分析200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检查结果,探讨MRI内耳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头颅内听道MRI和颞骨CT,一共513例成功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由单一医师完成,排除其中国家项目90例,收集由我院同一位影像学医师诊断的资料共200例,对其MRI和CT的结果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1)200例(共400耳)患者中,164例患者双侧CT和MRI检查结果正常,均能显示双侧面,前庭蜗神经及内耳膜迷路结构,MRI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半规管共三组,均呈“C”形,互相垂直,蜗管呈螺旋状旋转2圈半,蜗管内侧的内宽外窄的喇叭口样结构为内听道,内充满脑脊液呈高信号。清晰的显示面神经及前庭窝神经。(2)14例(28耳)患者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CT及MRI检查均能发现异常表现;13例(26耳)内耳畸形患者MRI发现13例,而CT发现10例,漏诊3例;4例(4耳)内听道狭窄MRI诊断出,而CT仅发现2例,3例(3耳)的MRI发现耳蜗纤维化,但CT扫描未发现异常,1例(1耳)慢性中耳炎和1例(2耳)面神经裸露仅CT发现,在CT或MRI检查发现异常的病例中(68耳),单独进行CT检查的正确诊断率77.8%(53/68),与单独进行MRI检查的正确率为94.1%(64/68),MRI及CT检查结果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所见情况相符。(3)头颅MRI发现脑白质15例,脑瘫伴内耳畸形1例。
  结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影像学评价中,MRI内耳水成像及耳蜗三维重建技术具有独特优势,能提供有关内耳膜迷路和内听道神经的可靠解剖信息,在对耳蜗纤维化、蜗神经发育异常及未发育诊断起到重要作用,头颅MRI能发现颅内病变,对脑白质及脑瘫患者术后康复疗效起到评估作用,同时对人工耳蜗病例的选择、左右耳选择以及植入体电极型号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帮助,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