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5羟基维生素D与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6h】

25羟基维生素D与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25羟基维生素D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炎性细胞因子及骨损伤的作用研究

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25羟基维生素D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脏器损伤及自身抗体的作用研究

摘要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个人简历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附录3 课题知情同意书

附录 4 受试者问卷调查及相关资料登记表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arthritis,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SLE)都是慢性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树突状细胞(D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功能异常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vitaminD,VitD)除调节骨和钙磷代谢,防治骨质疏松外,可以通过调节DC,T、B淋巴细胞等调节免疫系统,对调节RA和SLE免疫系统稳态、控制RA和SLE病情可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在RA和SLE患者血清中变化趋势以及具体临床意义目前仍不清楚。
  目的:
  通过检测RA和SLE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表达水平,分别分析其与RA(疾病活动性、炎性细胞因子、骨损伤等)和SLE(疾病活动性、脏器损伤、自身抗体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RA和SLE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130例RA患者(RA组)、60例SLE患者(SLE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knee osteo arthritis,KOA组)以及11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白介素(IL)-17和IL-23水平,并详细记录RA和SLE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
  1.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
  1)RA组25(OH)D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17.25±6.24)ng/mlvs(23.17±6.38)ng/ml,P<0.01],且RA组25(OH)D不足/缺乏者明显多于健康对照组(P<0.01);
  2)SLE组25(OH)D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16.32±5.54)ng/mlvs(22.28±6.93)ng/ml,P<0.01],且SLE组25(OH)D水平不足/缺者明显多于健康对照组(P<0.01);
  3)RA组和SLE组比较,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RA组与KOA组比较血清25(OH)D水平显著增高[(17.25±6.24)ng/mlvs(15.08±5.15)ng/ml,P<0.05]。
  2.25(OH)D分别与RA和SLE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1)RA患者血清25(OH)D的水平分别与其TJC、SJC、晨僵时间、病人疾病总体疼痛VAS评分、HAQ评分以及ESR和血小板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与CRP、RF、抗CCP抗体滴度无明显相关性。
  2)SLE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其血浆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24小时尿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血常规相关指标(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免疫球蛋白G,血浆球蛋白,血沉,CRP,补体C3和C4均无明显相关性。
  3.25(OH)D分别与RA和SLE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1)RA病情为稳定或轻度活动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活动组和重度活动组(P均<0.05),且线性回归分析提示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减低是疾病活动性的危险因素(β=-0.457,95%CI:-0.210~-0.100,P<0.001);
  2)SLE活动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活动组[(13.70±3.83)ng/mlvs(18.94±5.80)ng/ml,P<0.01],线性回归分析25(OH)D水平是疾病活动性的影响因素(β=-0.513,95%CI:-0.933~-0.355,P<0.001)。
  4.25(OH)D与RA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25(OH)D与RA患者血清IL-17(β=-0.359,P<0.01)和IL-23(β=-0.365,P<0.01)均显著负相关。
  5.25(OH)D与SLE脏器损伤的关系:SLE患者血清25(OH)D水平减低与其光过敏、关节炎及肾脏损害有关(P均<0.05);与患者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口腔溃疡、浆膜炎、血液系统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无明显相关性。
  6.25(OH)D与SLE自身抗体的关系:SLE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其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Sm抗体、抗体SSA(52)抗体、抗SSA(60)抗体、抗体SSB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和抗C1q抗体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与双链DNA抗体、抗抗核小体(AunA)抗体、抗组蛋白(AHA)抗体和抗核糖核蛋白(U1RNP)抗体表达有关(P均<0.05)。
  7.25(OH)D分别与RA和SLE患者骨损伤的关系:
  1)25(OH)D与RA双手X线分期和Sharp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其骨密度显著相关:RA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三组间25(OH)D水平呈依次下降趋势且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血清25(OH)D是其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898,95%CI0.830~0.972,P<0.01);
  2)SLE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三组间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8.RA和SLE患者治疗情况对其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
  1)RA患者未治疗组、非正规治疗组和正规治疗组三组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意义(F=4.819,P=0.010),且组间比较正规治疗组25(OH)D水平较未治疗组(P=0.024)和非正规治疗组(P=0.005)均明显增高;
  2)初诊(未经治疗)SLE患者与复诊SLE患者(经过治疗)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D水平与SLE患者近期(1月内)使用强的松的日均量有关(r=-0.355,P=0.005)。
  结论:
  1.RA和SLE患者血清25(OH)D水平均普遍低下,与其疾病活动性显著相关;
  2.RA患者25(OH)D和IL-17以及IL-23水平均显著负相关,25(OH)D可能参与炎症细胞因子对RA的免疫调节作用;
  3.25(OH)D是RA患者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对RA骨侵蚀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4.SLE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下可能与其光过敏、关节炎和肾脏损害有关;
  5.25(OH)D水平可能与SLE患者抗双链DNA抗体、抗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核糖核蛋白抗体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