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及DNA甲基化的影响
【6h】

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及DNA甲基化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 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 果

3.1 HCQ对SLE患者外周血pDC的影响

3.2 HCQ对SLE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3.3 HCQ对SLE患者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HCQ对SLE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4. 讨 论

4.1 外周血pDC减少与SLE疾病活动

4.2 HCQ抑制SLE患者pDC的活化和趋化

4.3 SLE患者存在DNA低甲基化

4.4 HCQ治疗SLE并不能提高DNA甲基化水平

4.5 激素和HCQ治疗能降低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

5. 结 论

6.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羟氯喹(hydroxy chloro quine,HCQ)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 ddendritic cells,pDC)及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初步探究HCQ在SLE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门诊或住院SLE患者45例,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根据治疗情况将SLE患者分为三组:1)新发未治疗组(15例);2)单用小剂量强的松(≤10mg/d)组(15例);3)小剂量强的松(≤10mg/d)+HCQ(400mg/d)组(15例)。依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对其疾病活动进行评分,20例患者SLEDAI积分>5分为活动期,25例患者SLEDAI积分≤5分为稳定期。另收集健康对照15名,SLE患者和健康对照在性别和年龄上相匹配。
  清晨空腹采集EDTA抗凝静脉血15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LE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同时留取血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DC水平及其表面CD32、CD40、CD86、BDCA2、BDCA4、CD62L、CXCR4分子的表达;抽提PBMC基因组DNA,采用整体甲基化定量试剂盒检测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DNMT3A、DNMT3BmRNA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FN-α、IL-6、TNF-α的浓度。
  结果:SLE患者外周血pD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中活动组患者pDC水平显著低于稳定组(P<0.05),SLE患者中有关节炎、蛋白尿或白细胞减低者外周血pDC水平显著低于无上述临床表现者(P<0.01、P<0.05、P<0.05),且pDC水平与蛋白尿呈显著负相关(r=-0.359,P<0.05)。
  未治疗组SLE患者外周血pD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单用强的松组pDC水平与未治疗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的松+HCQ组pDC水平显著高于未治疗组和单用强的松组患者(P<0.01、P<0.01);未治疗组SLE患者外周血pDC表面CD32、CD86、CXCR4、BDCA4分子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P<0.05、P<0.05),强的松+HCQ组pDC表面CD32、CXCR4表达水平较未治疗组及单用强的松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5;P<0.05、P<0.001)。
  SLE患者PBMC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活动组与稳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治疗组与单用强的松组及正常对照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的松+HCQ组DNA甲基化水平较未治疗组和单用强的松组显著降低(P<0.01、P<0.05)。SLE患者PBMC中DNMT1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NMT3B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DNMT1mRNA表达与DNA甲基化呈正相关(r=0.232,P<0.05);DNMT1mRNA、DNMT3AmRNA、DNMT3BmRNA表达水平在未治疗组及各治疗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SLE患者血清IFN-α、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5),其中活动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未治疗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用强的松组和强的松+HCQ组IFN-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1、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IL-6、TNF-α水平在未治疗组与各治疗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SLE患者外周血pDC水平和DNA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DC表面多种活化、趋化相关分子表达水平明显升高,DNMT1基因表达降低,IFN-α分泌异常升高。HCQ可能抑制pDC表面内吞受体(CD32)和趋化相关分子(CXCR4)的表达,从而抑制pDC的活化和趋化,减少pDC对靶器官的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