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FLAIR血管高信号征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评价作用
【6h】

FLAIR血管高信号征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评价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部分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MRI检查及图像分析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FVH与临床资料及血管学指标的单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3.2 FVH对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作用

3.3 FVH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3.4 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及闭塞(狭窄率≥70%)亚组中FVH数量及部位与梗死形态的关系

3.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以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FLAIR血管高信号征(FLAIR vascular hyperintensity,FVH)评价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准确性;评估FVH能否作为判断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有效指标;研究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及闭塞亚组中FVH与梗死形态的关系。
  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入住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340例,其中男204例(60%),年龄35~80岁,中位年龄71岁;所有患者入院1周内均完成磁共振平扫、DWI、FLAIR及颈部血管CE-MRA或头颅MRA,根据FLAIR序列上FVH出现与否分为无FVH组和有FVH组,比较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血管学指标、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并利用ROC曲线计算FVH诊断血管严重狭窄和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采用Stephane Olindo方法对FVH评分,比较各亚组临床病情及结局;并探讨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及闭塞亚组中,FVH数量及部位与梗死形态的关系;以30d改良Rankin评分(mRS)为临床结局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340例患者中无FVH组231例(67.9%),有FVH组109例(32.1%)。两组在TOAST分型构成比、血管狭窄程度、梗死体积、入院24h内NIHSS评分、30dmR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FVH评分与血管狭窄程度存在显著相关(r=0.599,P<0.01)。ROC曲线显示FVH诊断血管严重狭窄(狭窄率≥70%)的灵敏度为84.38%,特异度为88.52%(AUC=0.892;95%CI,0.85-0.94;P<0.01);诊断血管闭塞(狭窄率=100%)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85.76%(AUC=0.929;95%CI,0.89-0.97;P<0.01)。TOAST分型符合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亚组中,FVH评分高者较FVH评分低者,其梗死体积较小、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轻、临床结局较好;并且,存在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及闭塞亚组中,FVH评分高者较FVH评分低者、存在远端FVH者较无远端FVH者穿动脉梗死最常见,而大面积梗死较少见,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VH评分(OR=0.66;95%CI,0.47-0.92;P=0.014)与临床结局显著相关,为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结论:FVH对于诊断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TOAST分型符合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亚组中,FVH可以作为评估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有效指标,FVH分级较高者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在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及闭塞亚组中,FVH与梗死形态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