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艾氏腹水瘤的实验研究
【6h】

腹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艾氏腹水瘤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中英文对照索引(ABBREVIATION INDEX)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试剂的配制

2.1实验细胞、动物及试剂艾氏腹水瘤细胞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试剂配制

3.实验方法

3.1 细胞的培养

3.2 体外实验

3.3 动物实验

3.4 统计学方法

4.结果

4.1 恩度对体外培养EAC的影响

4.2 恩度对EAC细胞活力的影响

4.3 腹水生长状况

4.4 恩度对腹水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4.5 恩度对小鼠腹水中VEGF含量的影响

4.6 恩度对腹水瘤小鼠的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5.讨论

5.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5.2 恶性腹水的传统治疗

5.3 恶性腹水的抗血管治疗

5.4 恩度在恶性腹腔积液上的应用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ES)对艾氏腹水瘤小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ES(0,5,10,20,40μg/ml)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瘤(EAC)细胞株有无抑制作用;利用 EAC建立腹水瘤小鼠模型,将54只腹水瘤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ES8mg/kg,腹腔注射 q12h)、B组(ES8mg/kg,腹腔注射q24h)及C组即空白对照组(NS0.2ml/只,腹腔注射 q12h)。详细记录每组小鼠的腹水量、体重及生存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腹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并通过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染液间接反映微血管通透性。
  结果:
  (1)体外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ES对EAC细胞株未见抑制作用;
  (2)体内腹水瘤模型中发现,ES组(A组和B组)小鼠的体重、腹水量及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
  (3)三组腹水瘤小鼠腹水中的VEGF含量分别为(135.6±17.45)、(132.2±11.29)及(175.2±25.18)pg/ml,ES组小鼠腹水中VRGF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VEGF含量下降的幅度>20%;
  (4)三组小鼠血管通透性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5)A组与B组之间的各项指标均未见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结论:
  (1)在(0,5,10,20,40μg/mL)的终浓度范围内,ES对体外培养的EAC细胞株无抑制作用;
  (2)腹腔内注射 ES治疗艾氏腹水瘤小鼠有统计学上的应用价值,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的生成有关,提示恩度在临床上治疗恶性腹水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按8mg/kg的剂量给药时,q12h与q24h的疗效相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