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前列腺组织P物质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6h】

大鼠前列腺组织P物质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实验主要仪器

2.1.2实验主要试剂

2.1.3实验相关试剂的成分及配制方法

2.2 实验方法

2.2.1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2.2.2 HE染色的基本原理

2.2.3 HE染色的基本步骤:

2.2.4二步法(S-P)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

2.2.5二步法免疫组化的基本步骤:

2.2.6 ELISA的基本原理:

2.2.7 ELISA的基本步骤:

2.2.8 SP染色阳性的判定

2.2.9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实验标本的观察

3.1.1解剖学观察

3.1.2组织学观察:

3.2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

3.3 ELISA实验结果

4.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细胞与慢性前列腺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物P物质的研究来探讨大鼠神经内分泌细胞与慢性前列腺炎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40只2月龄的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天平秤重,体重均在220-275g之间,然后按体重排序编号,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均在无菌环境中常规饲养。其中模型组SD大鼠经10%的水合氯醛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经腹行去势手术,手术当天及术后连续2天给予青霉素5万U/(kg·d)肌肉注射,一周后观察伤口无感染,愈合良好,开始背部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0.25mg/kg,连续注射30天;对照组SD大鼠未行去势手术,而在同一时间于背部皮下连续注射0.9%生理盐水一月。在最后一次注射17β-雌二醇和生理盐水的24小时以内,及时在无菌条件下运用心脏穿刺采血法收集5ml全血,然后迅速取出前列腺组织,放置于D-Hanks液中,再仔细剔除前列腺包膜及周围脂肪、血管等组织,以获得较为纯净的前列腺组织,最后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前列腺组织,并放入-80℃冰箱中备用。其中一部分前列腺组织经过固定、石蜡包埋、脱水、透明、浸蜡和切片后,行HE染色,光镜观察,发现模型组前列腺间质充血水肿,腺腔细胞不均匀增生,腺泡腔内和周围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而对照组SD大鼠的前列腺间质无水肿,无炎症细胞浸润,腺泡上皮排列整齐,无增生现象。这表明SD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建造成功;而另一部分前列腺组织则经过上述的一系列处理后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运用心脏穿刺法收集的全血经过离心后,取其上清液移入无菌瓶内,然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两组SD大鼠前列腺组织中P物质表达的差异,并观察此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否具有显著性。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模型组中P物质染色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且大都围绕在前列腺管周围,而对照组散在存在少量的P物质染色阳性细胞,其中模型组及对照组中P物质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其中弱阳性3例,阳性8例,强阳性6例)和20%(其中弱阳性2例,阳性2例),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模型组中P物质的含量为(113.5±17.5)ng/ml;对照组中P物质的含量为(98.0±18.1)ng/ml,组间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t=2.742,P=0.009)。
  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SD大鼠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的P物质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神经内分泌细胞与慢性前列腺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为神经内分泌细胞通过其活性分泌产物 P物质(SP)、嗜铬蛋白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等作用于前列腺上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并影响其功能,从而引起一系列慢性前列腺炎样症状。因此神经内分泌细胞对前列腺的生长、分化和分泌功能等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它可能参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和发病过程。

著录项

  • 作者

    苏阳;

  •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学科 外科学(泌尿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梁朝朝,叶元平,刘明,张贤生;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97.33;
  •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神经内分泌细胞; P物质; 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