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内侧柱支撑与其术后放射学参数变化及功能相关性
【6h】

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内侧柱支撑与其术后放射学参数变化及功能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 肱骨近端的解剖及血液供应

1.2 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2]

1.3 治疗方案

1.4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存在的问题

1.5 解决方案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及内侧柱支撑方法

2.5 术后处理

2.6 随访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典型病例

5 讨论

5.1 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内侧柱支撑的重要性

5.2 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内侧柱支撑的方法

5.3 术中注意事项

5.4本研究的局限性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进展—内侧柱支撑研究现状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有无内侧柱支撑与其术后放射学参数变化及肩关节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获得完整随访的59例肱骨近端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根据术中肱骨近端有无内侧柱支撑分为内侧柱支撑组(31例)及非内侧柱支撑组(28例)。观察2组术后肱骨头高度丢失、内翻角度及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
  59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6~24)个月。末次随访时,内侧柱支撑组肱骨头高度丢失0.149~4.761(1.527±1.042)mm,内翻角度0.046°~6.772°(2.150±1.802)°,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78.129±7.527)分。非内侧柱支撑组肱骨头高度丢失0.343~5.317(2.501±1.290) mm、内翻角度1.429°~22.978°(10.870±4.217)°,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65.250±7.801)分。非内侧柱支撑组肱骨头高度丢失(t=3.206,P=0.002)及内翻角度(t=9.962,P<0.001)明显高于内侧柱支撑组,内侧柱支撑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非内侧柱支撑组(t=6.451,P<0.001)。
  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内侧柱支撑对于维持术后肱骨头高度及颈干角、改善肩关节功能十分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