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血清BMP-2及BMP-7与颈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6h】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血清BMP-2及BMP-7与颈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材料

3 方法

3.1 血液标本处理

3.2 超声影像学资料收集

3.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学比较

4.2 颈动脉超声结果

4.3 病例组中不同钙化程度组间血清学比较

4.4 相关性分析

5 讨论

5.1 慢性肾脏病的血管钙化临床意义

5.2 BMP-2与血管钙化联系

5.3 BMP-7与血管钙化联系

5.4 BMP-2及BMP-7的联系

6 实验中的经验和不足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级研究成果

致谢

综述: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诊断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5期(CKD5)患者血清骨形态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与骨形态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水平及劲动脉钙化情况,探讨两者与颈动脉钙化关系;并通过观察 BMP-2及 BMP-7两者血清学变化,探讨同属于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两种因子的内在联系。
  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入住安徽省立医院肾内科52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人员需符合慢性肾脏病5期诊断,且尚未进入透析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参加者均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超检查,并注明颈动脉中膜厚度以评估血管钙化情况。同时病例组及对照组人员需采集空腹静脉血送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骨形态蛋白2(BMP-2)、骨形态蛋白7(BMP-7)。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
  结果:
  病例组血清BMP-7、Ca、HDL-C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BMP-2、P、iPTH、钙磷乘积(Ca×P)高于对照组(P﹤0.01)。
  52例尿毒症患者中无IMT增厚的为28例,IMT增厚的为24例(其中粥样斑块形成9例);对照组无IMT增厚31例,IMT增厚的为9例(其中粥样斑块形成2例)。病例组出现IMT增厚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
  在病例组无IMT增厚、存在IMT增厚、粥样斑块形成3组间比较血清P、BMP-2、BMP-7、C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血管钙化程度与血清BMP-2呈正相关性(rs=0.77。P﹤0.05),与血清 P、iPTH、Ca×P及年龄呈正相关性,而与血清 BMP-7呈负相关性(rs=-0.48,P﹤0.05)。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可见血清BMP-2与血P、Ca×P呈正相关性,血清BMP-2与BMP-7呈负相关性(rs=-0.47,P﹤0.05)。
  结论: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血清BMP-7低于同期健康体检人群,而BMP-2则高于同期健康体检人群。病例组中颈动脉钙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与高BMP-2、低BMP-7相关;血清BMP-2与BMP-7呈负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