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技艺发展的社会因素研究——以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与淮南豆腐制作技艺为例
【6h】

传统技艺发展的社会因素研究——以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与淮南豆腐制作技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2技术的社会形塑理论概述

1.3研究现状

1.4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

2 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概况

2.1纱灯和剔墨纱灯的起源与演变

2.2无为剔墨纱灯的起源

2.3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流程

2.4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传承现状

2.5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面临问题

3 淮南豆腐制作技艺概况

3.1豆腐的起源和发展

3.3淮南豆腐制作技艺流程

3.4淮南豆腐制作技艺传承现状

3.5淮南豆腐制作技艺面临问题

4基于技术社会形塑理论对影响技艺发展的因素分析

4.1政治环境对传统技艺的影响

4.2地方风俗对传统技艺的影响

4.3制作技术创新对传统技艺的形塑作用

4.4生活方式对传统技艺的形塑作用

4.5市场因素对传统技艺的形塑作用

4.6自然环境对技艺的影响

5 结语

5.1对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的建议

5.2对淮南豆腐制作技艺的建议

5.3对传统技艺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传统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保护传统技艺成为各个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作为首批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迄今处于濒危状态,而同样入选安徽省“非遗”名录的项目淮南豆腐制作技艺,其传承状况非常好,并在2014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这一巨大反差令人深思。
  技术的社会形塑理论(SST)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SST主张技术不单一独立发展,而是受到社会形塑的,具体到这两项技艺,在研究两者发展历史、工艺流程及传承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造成这一反差的社会因素。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了纱灯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以及无为剔墨纱灯的起源,详细地介绍了其制作流程和传承现状。无为剔墨纱灯出现不晚于清朝末期,其独特的剔墨技法曾在清朝时期轰动一时,得到迅速的发展,但后期时局动荡又使得制作技艺发展面临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稳定的政治环境,使这一技艺重新发展,但是后期因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式微,导致目前传承状况较差。
  第二部分回顾了豆腐的起源以及发展概况,详细介绍了淮南豆腐的制作流程和传承现状;豆腐的起源存在诸多争论,但目前公认的说法是豆腐起源于西汉时期,由淮南王刘安发明于八公山,由此淮南豆腐制作技艺历史近两千年,淮南豆腐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顺应市场发展,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品种不断增多,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豆腐文化”。目前豆腐不仅是淮南的一张名片,更是淮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传承状况非常好。
  第三部分结合技术的社会形塑原理的观点分析这两项技艺,证明传统技艺的发展具有一定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分别从地方风俗、政治环境、市场因素、地方政府等社会因素对两项技艺产生的影响。最后借鉴淮南豆腐制作技艺的成功经验,为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反思传统技艺的发展思路和保护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