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聊斋志异》评点研究
【6h】

《聊斋志异》评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现状

1.评点的现存整合版本

2.评点家的生平考证

3.评点的学术价值研究

(二)文章内容构想

(三)文章创新点

一、评点家及其评点分析

(一)清代前期评点家及其评点分析:(康熙时期——乾隆前期)

1.王士禛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2.王金范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3.王东序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二)清代后期评点家及其评点分析:(乾隆后期——清末)

1.方舒岩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2.王芑孙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3.何守奇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4.冯镇峦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5.但明伦及其对《聊斋志异》的评点总述

小结

二、评点家对《聊斋》评点的儒家思想内涵及倾向性分析

(一)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

(二)评点家评点《聊斋志异》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倾向

1.推尊“仁政”

2.启发“仁心”

3.创建“仁世”

小结

三、《聊斋》评点范畴的历史传承及具体分析

(一)小说评点范畴的认识与发展

(二)范畴“妙”在《聊斋》评点中的体现

1. 范畴“妙”的历史传承

2.《聊斋》评点中运用的范畴“妙”

(三)范畴“真”在《聊斋》评点中的体现

1. 范畴“真”的历史传承

2.《聊斋》评点中运用的范畴“真”

(四)范畴“奇”在《聊斋》评点中的体现

1. 范畴“奇”的历史传承

2.《聊斋》评点中运用的范畴“奇”

(五)范畴“情”在《聊斋》评点中的体现

1.范畴“情”的历史传承

2.《聊斋》评点中运用的范畴“情”

小结

四、《聊斋》评点中体现的叙事理论

(一)“叙事”一词的文学发展历程

(二)《聊斋》评点中的“叙事文法应用论”

1.精妙的伏笔与整饬的线索

2.高超的照应和周密的过渡

3.奇异的突转和起伏的曲折

(三)《聊斋》评点中的“叙事方式运用论”

1.灵活机动的插叙

2.严密明晰的补叙

(四)《聊斋》评点中的“叙事语言使用论”

1.仿古言事

2.用韵说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牛宏岩;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潘峰;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