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6h】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言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基本理论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

1. 公共精神的内涵

2. 公共精神的基本特征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与内容

1.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

2.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容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2.有利于社会的秩序化发展

3.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公共生活

二、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依据

(一)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理论依据

1.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公共性思想

2.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公共性思想

3.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思想

(二)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现实依据

1.新时代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带来新机遇

2.新时代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带来新挑战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调查设计

2.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现状

1.公共主体意识现状

2.公共理性现状

3.公共责任现状

4.公共参与现状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成就与问题

1.取得的成就

2.存在的问题

(四)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 复杂社会环境对公共精神培育的冲击

2. 学校教育中公共精神培育体系不完善

3. 家庭教育中公共精神培育意识不够

4. 大学生自身对公共精神认知存在偏差

四、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

(一)树立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理念

1. 坚持生活化的培育理念

2. 坚持个性化的培育理念

3.坚持主体间性的培育理念

(二)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内容

1.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主体意识的培育

2.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理性的培育

3.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责任的培育

4.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培育

(三)创新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方式

1.占领移动互联网阵地,搭建网络公共精神培育平台

2.设置相关人文素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整合

3.开发社会公共资源培育价值,鼓励大学生参与公共生活实践

(四)形成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合力

1.强化社会的熏陶化育作用

2.强化高校的指导教育作用

3.强化家庭社区的渗透养育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会兹;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余余;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2:30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