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巨灾债券定价研究——以地震巨灾为例
【6h】

我国巨灾债券定价研究——以地震巨灾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及不足

第2章 巨灾债券及相关理论

2.1 巨灾债券运行、触发机制以及主要参与者

2.2 巨灾损失拟合相关理论

2.3 Copula函数基础理论

2.4 定价模型基础理论

2.5 小结

第3章 我国地震巨灾损失的拟合分布

3.1 样本数据来源以及调整

3.2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分布

3.3 地震震级分布

3.4 地震次数分布

3.5 确定Copula形式的联合分布函数

3.6 小结

第4章 地震巨灾债券的设计与定价

4.1 债券设计

4.2 定价模型以及参数的确认

4.3 债券价格的计算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震事件(1990-201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地震巨灾保险在我国出现较晚,国内保险公司于2015年成立住宅地震共同体,保监会和财政部于2016年下发相关实施方案,并在年中正式销售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这表明我国的地震巨灾风险的保险市场正式启动。为了维持市场稳定,降低经营风险,将风险进一步分散,地震巨灾保险必然会衍生出地震巨灾债券。虽然同样都是以地震巨灾风险为基础,但是巨灾债券在实现形式上与巨灾保险仍存在较大的差别。  为了探索地震巨灾债券的定价规律,本文将地震巨灾风险作为研究对象,以1990-2015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地震灾害数据作为数据基础,设计了一种地震巨灾债券,在得到定价结果之后进一步分析不同变量所造成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述了巨灾债券的运行机制,将巨灾债券中存在的触发机制类型和市场参与者进行介绍;为了适应更加多样化的风险需求,巨灾债券使用了复合触发机制(或多事件触发机制);在对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进行拟合的过程中,为了弱化厚尾性对最终定价产生的影响,除了使用常见的右偏分布之外,又用GPD分布对经济损失进行了拟合,结果能较好地拟合厚尾部分;在得到经济损失和震级的边缘分布后,根据数据的分布规律,使用与经验Copula之间的平方欧氏距离作为评判标准,最终选择Frank Copula函数建立了联合分布函数。  本文在设计地震巨灾债券时给定了部分参数,并使用 CIR随机利率模型表示变动的无风险利率,采用了均衡定价理论中的定价模型作为我国的地震巨灾债券定价模型,通过 R软件的程序设计,最后得到了地震巨灾债券的定价结果。定价分析中主要讨论了触发值和无风险利率对定价的影响,认为触发值对定价的影响要远高于无风险利率,风险暴露程度的不同导致债券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别。  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复合触发机制可以更充分地反映地震巨灾债券的价格,并且厚尾性仍然是确定价格时不容忽略的因素,损失模型、触发值、无风险利率对最终价格的影响逐渐降低。另外基于难易度和流动性,当前我国发行地震巨灾债券应以中短期为主。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大力发展保险和资本市场,以此提高中国地震巨灾风险的供给与需求;在加强行业监管力度的基础上,放宽对保险企业经营地震巨灾风险的限制,增加更多的保险标的,提高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积极性。

著录项

  • 作者

    米岩;

  •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 学科 风险管理与精算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素春;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巨灾债券,复合触发机制,GPD分布,均衡定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