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综合收益披露形式对评估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综合收益披露形式对评估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综合收益相关概念界定

2.2 评估判断的概念

2.3 相关理论

第3章 综合收益披露形式对评估判断影响的基本分析

3.1 评估判断的作用

3.2 综合收益披露形式对评估判断的影响

3.3 综合收益披露对评估判断的影响情况的调查

3.4 小结

第4章 综合收益披露形式对评估判断影响的实验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任务及其过程

4.4 实验结果

4.5 其他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改进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评估师的估值判断会受到价值相关信息披露的清晰度和透明度的影响。综合收益作为全面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指标,日渐成为评估人员在做出评估判断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识别综合收益披露形式对评估判断的影响成为必要。  首先界定了评估判断的概念,厘清了其与会计判断、审计判断的关系,从而指出各种综合收益披露形式对评估判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全国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目前中国评估师对综合收益以及评估判断的基本认识做了调查分析。然后设计了一个3×2(综合披露形式×盈余管理水平)的实验,选取了一个具有四年连续报表的样本公司,通过将综合收益披露在附注、所有者权益表和利润表中实现披露形式的不同,并设计了一个盈余管理水平。根据评估师对六种组合条件下的股票价格估计结果,利用方差分析原理检验了所提出的四个假设。进而分析了评估师对该报表质量的评价以及对该公司年净收益增长率估计的结果,报表的评价分别从清晰性、可靠性、信息反映绩效的真实性、未来的增长能力以及净收益的质量这五个角度来度量的。  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在中国不同的综合收益披露形式对评估判断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这个结果与美国等国家的研究有差异。从定性调查结果发现由于我国实施综合收益披露要求时间太短,目前中国评估师对综合收益披露都很不熟悉,对报表中相关项目的解读水平很低,很多评估师无法完成该项调查任务。因此实验结果与调查分析是一致的。从英美发展来看,综合收益披露是合理的趋势,在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综合收益披露的规范,采取有效手段提升相关行业人员对综合收益的认识,从而提升其执业水平。

著录项

  • 作者

    孙茜;

  •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 学科 会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志红;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综合收益,披露形式,评估判断,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