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与心理适应性的现状及关系
【6h】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与心理适应性的现状及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程序

2.4 数据处理

2.5 研究假设

3 结果与分析

3.1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3.2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心理适应性的总体状况分析

3.3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心理适应性的差异状况分析

3.4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及心理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3.5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心理适应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4 讨 论

4.1 研究工具

4.2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心理适应性的特点

4.3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心理适应性相关分析

4.4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心理适应性中介效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不足

5.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展开▼

摘要

心理弹性是保护性因素对个体遭遇逆境时,进行良好适应所起的作用的能力。自我认同感是个体在与外界的联系中,从外界获得使自身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动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对自身的看法和评价。心理适应性指个体的生存、发展及目的的实现会随着社会群体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动的潜在能力。本文将站在被留守儿童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心理适应性的现状及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和心理适应性的现状,并考察自我认同感在心理弹性与心理适应性中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河南和贵州三省1097名留守儿童收集样本数据,运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本研究中的心理弹性评定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及心理适应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本调查所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总分、自我认同感得分和心理适应性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不容乐观。性别变量上,心理弹性总分和分维度上都存在差异,自我认同感中自我动机认同存在差异,心理适应性中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变量上,心理弹性中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存在显著差异,自我认同感中自我价值认同、自我认同改变、自我动机认同和总分上存在差异。心理适应性中的身体与体育竞赛、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群体活动存在差异。监护人变量上,心理弹性总分和分维度上都存在差异。自我认同感中自我价值认同、自我认同改变、自我动机认同和总分上存在差异。心理适应性总分和各维度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联系频率变量上,心理弹性总分和分维度上都存在差异。自我认同感总分和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心理适应性总分和各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外出务工时间变量上,心理弹性总分和各维度存在差异。自我认同感总分和各维度存在差异。心理适应性中身体与体育竞赛、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考试焦虑情境适应和群体活动适应存在差异。
  3.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自我认同感与心理适应性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与自我认同感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各维度与心理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自我认同感与心理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
  4.心理弹性对心理适应性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只能通过自我认同感间接预测心理适应性,即自我认同感在心理弹性与心理适应性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