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形态学改变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6h】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形态学改变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IVAN软件测量视网膜管径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2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形态学的变化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 果:

2.4 讨 论:

3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形态学变化的相关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 果:

3.4 讨 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管径的研究进展

缩 略 语 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半自动化血管测量软件(IVAN)测量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血管管径的改变,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一氧化氮(NO)血浆中的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血管形态改变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探讨视网膜血管形态学改变作为监测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标志的可能性。  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将视网膜病变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和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同时招募无糖尿病健康志愿者组成健康对照组(HC)。以视乳头为中心数字化眼底照相,应用测量软件(IVAN)对清晰的眼底照片进行测量,得到参数视网膜中央动脉当量(CRAE),视网膜中央静脉当量(CRVE),和动/静脉比值(AVR)。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浆VEGF的含量,同时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的含量。视网膜血管管径参数进行协方差分析,VEGF与NO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视网膜血管管径参数与血浆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患者人数分别为:HC组30人,NDR组46人,NPDR组31人,以右眼为观测眼。  ⒈视网膜血管管径测量参数比较:  (1)CRAE,NPDR组(158.92±24.29μm)和NDR组(150.29±21.28μm)均显著宽于HC组(136.47±13.44μm)(P<0.05);  (2)CRVE,NPDR组(415.27±26.56μm)宽于HC组(394.68±9.02μm)和NDR组(403.63±19.39μm)(P<0.05);  (3)AVR,NDR组(0.37±0.04)和NPDR组(0.38±0.05)与HC组(0.35±0.03)差异无显著性(P>0.05)。  ⒉血浆VEGF、NO水平比较:  (1)与HC组比较,NPDR组VEGF(133.64±28.58pg/mL VS.71.94±10.31pg/mL)和NO(80.01±7.46μmol/L VS.55.57±7.51μmol/L)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  (2)与NDR组比较,NPDR组VEGF和NO水平均数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⒊视网膜管径与血浆VEGF和NO水平之间相关性:  (1)血浆中VEGF水平与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513,P<0.01);  (2)血浆中VEGF水平与CRVE有显著正相关(r值为0.445,P<0.05);但与CRAE和AVR无显著相关性(P>0.05);  (3)血浆中NO水平与CRVE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501,P<0.01),但与CRAE和AVR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本研究发现,在DR早期,甚至没有临床可观察到的DR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学已经发生改变。视网膜动脉扩张出现在DR前期,可能是视网膜病变血管发生的危险信号,而视网膜静脉的扩张出现在背景期视网膜病变,与DR的进展有关,可能是DR进展的危险信号。而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管径的变化与血浆VEGF和NO水平有相关性,两者相互作用,可能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改变的潜在病理机制,从而证实视网膜血管形态学改变反映了DR的发生和进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